《玲珑四犯 寄怀素秋用清真体》
时间: 2025-01-01 16:21: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照海惊烽,早处处空城,寒角吹遍。
转尽车尘,才得间关重见。
杯酒待换悲凉,可奈旧狂都减。
未凭高客意先倦,凄绝故园心眼。
夜窗秋雨灯重翦。
有离人泪珠千点。
伤心更作天涯别,回首巴山远。
愁寄一叶怨题,写不尽吟边万感。
剩断魂夜夜,分付与,寒潮管。
白话文翻译:
在海面上点燃的烽火,早已在空荡荡的城池上燃起。寒风从四面八方吹来,车尘滚滚,转眼间又见到了关隘。酒杯准备换上悲凉的情绪,可是往日的狂热也已减退。没有依靠高人的意图,心情反而先疲倦了,故乡的情怀愈加凄绝。夜晚窗外秋雨纷纷,灯下的影子愈发清晰。离别之人泪珠如雨,伤心的情绪更是像天涯的别离,回首巴山的远景,愁苦寄托于那一片落叶的怨恨,写不尽我吟诵边缘的万千感慨。留下的断魂夜夜,托付给寒潮的管弦。
注释:
- 照海:照耀海面,这里带有一种开阔的意象。
- 烽:烽火,古代用于传递消息的信号。
- 寒角:寒风,冷清的风。
- 车尘:车马行驶所带来的尘土,象征着繁忙与喧嚣。
- 高客:高人,指有见地的人。
- 故园:故乡,表示对家乡的思念。
- 巴山:指巴蜀地区,暗示离别的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祖棻,现代诗人,以抒情和写实相结合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常常蕴含对人生、故乡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玲珑四犯 寄怀素秋》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诗人通过描绘秋雨、离别和乡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承接了传统诗词的意境,同时融入了现代人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秋意与离别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雨中的孤独与凄凉。开篇以“照海惊烽”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仿佛在传达一种即将到来的寒冷与孤独感。接着,诗人描绘了空城与寒风,映射出一种无处不在的萧条感,使人感受到内心的孤寂。
“杯酒待换悲凉”一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在痛苦中寻求解脱却又无可奈何的心境。随着诗的深入,故乡的情怀愈加显露,“未凭高客意先倦”,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仿佛一切美好都在时光中淡去。
最后,诗人以“寒潮管”结束,给人留下无限的惆怅与思索,似乎在诉说着每一个夜晚的孤独与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昔日美好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照海惊烽:描绘海面上烽火的景象,象征着某种紧急或不安。
- 寒角吹遍:寒风四处肆虐,带来一种冷清的感觉。
- 转尽车尘:经历了繁忙的世事后,才得以见到心中的宁静。
- 杯酒待换悲凉:在饮酒中想要转换心情,却发现悲凉早已侵入内心。
- 未凭高客意先倦:没有依赖他人的意图,心情已然疲倦。
- 凄绝故园心眼: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凄凉,心中充满愁苦。
- 夜窗秋雨灯重翦:秋雨夜晚,灯光下的影子愈加清晰。
- 有离人泪珠千点:离别的人满脸泪水,情感的流露。
- 伤心更作天涯别:伤心的情绪使得离别更加遥远。
- 回首巴山远:回头望去,巴山的远景令人愁苦。
- 愁寄一叶怨题:把愁苦寄托于一片落叶,象征着无尽的哀怨。
- 剩断魂夜夜:留下的思念如同断魂,每夜难以释怀。
- 分付与,寒潮管:将自己的情感托付给寒潮的乐声,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潮管”,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诗的意境。
- 对仗:如“杯酒待换悲凉”和“未凭高客意先倦”,形成韵律的和谐。
- 拟人:如“泪珠千点”,将情感具象化,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雨为背景,描绘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过往的追忆。诗中充满了孤独与惆怅,展现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对简单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火:象征警报与动荡。
- 秋雨:代表萧瑟与愁苦。
- 故园:寄托思乡情。
- 巴山:象征遥远的故乡,增加离别的情感份量。
- 泪珠:直观表现离别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照海惊烽”意指什么? a) 烽火的警报
b) 海上的美景
c) 暴风雨来临 -
诗中“杯酒待换悲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解脱
c) 悲伤 -
“回首巴山远”中的“巴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四川
c) 北京
答案:
- a) 烽火的警报
- c) 悲伤
- b) 四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哲思。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的思乡情感,具有相似的情绪基调。
诗词对比:
- 李商隐《夜雨寄北》:同样通过夜雨表现离愁,但更加侧重于对远方人的思念,而沈祖棻则是对故乡的怀念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与现代情感》
- 《沈祖棻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