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蘩》

时间: 2024-12-29 02:40:17

于以采蘩?

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

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

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

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在问:在哪里采摘蘩草?在沼泽和小洲。
又问:用它来做什么?都是与公侯有关的事务。
再问:在哪里采摘蘩草?在山涧之中。
又问:用它来做什么?仍是与公侯的宫殿相关。
被子像侍从那样,早晚都在为公侯服务。
被子像清风那样,轻言之后再归去。

注释:

  • :一种草,古人用来制作香料。
  • :沼泽。
  • :小洲。
  • 公侯:古代贵族的称谓。
  • 僮僮:侍从,意指随侍在侧。
  • 夙夜:早晚,形容时间的长久与辛劳。
  • 祁祁:清风的样子,形容轻柔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为佚名作品,创作于先秦时期,具体作者无法考证。先秦诗歌多以民间口头传唱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与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反映了古代对采集植物的重视及其与贵族生活的关系,可能与祭祀、宴会等活动有关,表达了对公侯事务的依附与奉献。

诗歌鉴赏:

《采蘩》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古诗,诗中通过对“采蘩”这一行为的多次提问,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及其社会功能。诗的开篇便以“于以采蘩?”的反复提问引人入胜,似乎在探索一种寻常却又富有深意的活动。蘩草本身在古代被视作一种重要的祭祀材料,其采集意义重大,既体现了自然的馈赠,也反映了人对社会地位和礼仪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公侯之事”,则将采集行为与权贵的生活联系起来,暗示着这些植物不仅仅是生活的必需品,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被之僮僮”和“被之祁祁”两句,表现了侍奉与归属的主题,既有对公侯的恭顺,也有对自然的依恋。整首诗在简单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社会意义,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在问采摘蘩草的地点,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2.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问采摘的目的,直接指向了权贵的生活。
  3.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再次强调采集的地点,暗示采集的艰辛与不易。
  4.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再次与权贵生活相关联,显示出依附的关系。
  5.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表现出对公侯的奉献,日夜陪伴,生动描绘了侍从的辛劳。
  6.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轻松的归去,隐含了对自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反复:通过重复提问,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思考的深度。
  • 对仗:如“夙夜在公”与“薄言还归”,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采蘩”的描写,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出对自然的依赖与对权贵生活的无奈,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态与人文特征。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活的必需品与权利的象征。
  • 沼泽与山涧:自然环境的意象,代表着采集的艰辛。
  • 公侯:代表着社会的权力结构,隐喻着对地位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蘩”主要用于什么? A. 食物
    B. 香料
    C. 药材
    答案:B

  2.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A. 自然与人
    B. 爱情
    C. 战争
    答案:A

  3. “夙夜在公”意思是? A. 早晚都在公侯身边
    B. 只有晚上在公侯身边
    C. 只在公侯的宫中
    答案:A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先秦诗歌研究》
  • 《古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