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有鹊巢》

时间: 2025-01-01 06:33:54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

谁侜予美?

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

谁侜予美?

心焉惕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
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
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白话文翻译:

有防护的地方有喜鹊的巢,
有美味的苕(薯类蔬菜)在邛地。
谁来欣赏我的美好?我的心情忐忑不安。
中唐的地方有美丽的甓(砖),
在邛地又有美味的鷊(鱼)。
谁来欣赏我的美好?我的心情更加惧怕。

注释:

  • :防护、保护之意。
  • 鹊巢:喜鹊的巢,象征吉祥。
  • :指邛地,古代地名,今在四川。
  • 旨苕:美味的苕,指的是美味的薯类植物。
  • :欣赏、享受。
  • 忉忉:心中惶惑不安的样子。
  • :砖,古代用以建筑的材料。
  • :鱼类,可能指一种美味的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本诗作者为佚名,时代为先秦,属于古代汉语诗歌的早期阶段。由于缺乏具体的历史资料,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较为模糊。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与惶恐,可能与当时社会风气有关,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诗歌鉴赏:

《防有鹊巢》是一首表现内心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美的渴望以及对被欣赏的期待。诗的开篇“防有鹊巢,邛有旨苕”,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引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喜鹊巢象征着吉祥,旨苕则代表着丰饶,但接下来的“谁侜予美?心焉忉忉”却转向了一种疑惑与不安,表达了人们在寻求美与被欣赏之间的矛盾。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继续使用“中唐有甓,邛有旨鷊”来展示美好的事物,但随之而来的“心焉惕惕”则揭示了内心的警惕与不安,似乎在反思自己所追求的美好是否真的能够得到认可。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性,表现了人们在美与价值之间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防有鹊巢”:描绘出一幅安宁的自然景象,喜鹊的巢寓意着祥和与美好的生活。
  2. “邛有旨苕”:强调了土地(邛地)所蕴含的美味,象征着生活的丰盛与富饶。
  3. “谁侜予美?”:发出疑问,反映出诗人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与不安。
  4. “心焉忉忉”:表达了内心的惶惑与不安,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失落感。
  5. “中唐有甓”:中唐时期的建筑美,象征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6. “邛有旨鷊”:再次强调美味,表明自然的馈赠。
  7. “心焉惕惕”:内心的警觉与不安,可能意味着对美好事物的脆弱与短暂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次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防有鹊巢,邛有旨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内心的渴望,增强了诗的意象美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与内心的挣扎,表现了人们对美与价值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孤独与不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鹊巢:象征着美好与吉祥,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象征着生活的丰盛与富饶,代表着自然的馈赠。
  • :象征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反映出对人类创造力的赞美。
  • :象征着美味与享受,体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防有鹊巢”中的“防”是什么意思?

    • A. 保护
    • B. 遮挡
    • C. 休息
    • D. 开放
  2. 诗中“谁侜予美?”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疑惑与不安
    • C. 愤怒
    • D. 无所谓
  3. “心焉忉忉”的意思是?

    • A. 心中充满快乐
    • B. 心中惶惑不安
    • C. 心中宁静
    • D. 心中烦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对比《静夜思》中的孤独与思乡情感,虽然表达的主题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
  • 《春望》中的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此诗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相呼应,都是对时代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先秦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