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签上人半云轩》

时间: 2025-01-04 09:28:12

我访东山丞相谱,因过南墅半云竂。

雉栖薜荔都苍墓,鳌补天容大士桥。

万岁藤枝神蜕杖,三花树子瘿为瓢。

老僧好事兼好客,时作远公莲社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访东山丞相谱,因过南墅半云竂。 雉栖薜荔都苍墓,鳌补天容大士桥。 万岁藤枝神蜕杖,三花树子瘿为瓢。 老僧好事兼好客,时作远公莲社招。

白话文翻译

我访问东山丞相的谱系,因而路过南墅的半云竂。 雉鸟栖息在薜荔覆盖的苍墓旁,鳌鱼补天的容貌在大士桥上。 万岁藤的枝条如同神蜕的杖,三花树的树瘤制成了瓢。 老僧既好事又好客,时常像远公那样招揽莲社的客人。

注释

  • 东山丞相谱:指东山再起的丞相,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位丞相。
  • 南墅半云竂:指南边的别墅,半云竂可能是别墅的名字。
  • 雉栖薜荔:雉鸟栖息在薜荔(一种植物)覆盖的地方。
  • 鳌补天容:传说中的鳌鱼支撑天空的形象。
  • 大士桥:可能是一座桥的名字,与佛教有关。
  • 万岁藤:一种长寿的藤本植物。
  • 神蜕杖:神物蜕变后的杖。
  • 三花树子:三花树的果实或树瘤。
  • 瘿为瓢:树瘤制成的瓢。
  • 远公莲社:指佛教高僧远公组织的莲社,用于修行和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豪放,善于运用典故,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维桢在访问东山丞相谱系后,路过南墅半云竂时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老僧的赞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老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诗中“雉栖薜荔”、“鳌补天容”等意象生动,富有神话色彩,而“万岁藤枝”、“三花树子”则体现了对自然长寿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老僧的形象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隐逸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访东山丞相谱:诗人访问东山丞相的谱系,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位丞相。
  2. 因过南墅半云竂:因而路过南墅的半云竂,南墅可能是别墅的名字。
  3. 雉栖薜荔都苍墓:雉鸟栖息在薜荔覆盖的苍墓旁,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景象。
  4. 鳌补天容大士桥:鳌鱼补天的容貌在大士桥上,富有神话色彩。
  5. 万岁藤枝神蜕杖:万岁藤的枝条如同神蜕的杖,象征长寿和神奇。
  6. 三花树子瘿为瓢:三花树的树瘤制成了瓢,体现了简朴的生活。
  7. 老僧好事兼好客:老僧既好事又好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包容和热情。
  8. 时作远公莲社招:时常像远公那样招揽莲社的客人,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岁藤枝神蜕杖”,将藤枝比作神蜕的杖。
  • 拟人:如“老僧好事兼好客”,将老僧拟人化。
  • 对仗:如“雉栖薜荔都苍墓,鳌补天容大士桥”,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老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雉栖薜荔:幽静的自然景象。
  • 鳌补天容:神话色彩的意象。
  • 万岁藤枝:长寿和神奇的象征。
  • 三花树子:简朴生活的象征。
  • 老僧:佛教文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雉栖薜荔都苍墓”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热闹的市场 B. 幽静的自然景象 C. 繁忙的街道 D. 繁华的宫殿 答案:B

  2. “万岁藤枝神蜕杖”中的“万岁藤”象征什么? A. 短命 B. 长寿 C. 疾病 D. 贫穷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远公莲社”是指什么? A. 道教组织 B. 佛教组织 C. 儒家学派 D. 商业团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杨维桢的诗更多地融入了佛教文化的元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元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