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天碧罗衣拂地垂 欧阳炯 〔五代〕 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 独坐含颦吹凤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时。
白话文翻译:
天空碧蓝,罗衣轻轻拂地垂下,美人刚刚穿上更显适宜,仿佛微风中舞动,透出香肌的美丽。 独自坐着,含着愁容吹奏凤竹,在园中缓缓漫步,折下花枝,显得有情却无力,仿佛泥人一般。
注释:
- 天碧:指天空的碧蓝色。
- 罗衣:轻薄的丝绸衣服。
- 拂地垂:衣服的下摆轻轻拂过地面。
- 美人:指美丽的女子。
- 宛风如舞:形容女子动作轻盈,如同随风起舞。
- 透香肌:形容女子肌肤散发出香气。
- 含颦:含着愁容。
- 吹凤竹:吹奏凤竹,一种乐器。
- 缓步:慢慢地走。
- 折花枝:摘取花枝。
- 有情无力:形容情感丰富但显得无力。
- 泥人:比喻柔弱无力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炯(约896-971),五代宋初词人,字叔文,号东篱,江西南昌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多写男女情爱和自然景物,代表作有《南乡子》、《浣溪沙》等。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园中漫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风姿和情感。词中“有情无力”一句,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女性柔弱美的欣赏,也可能隐含了对某种无力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园中的情景。首句“天碧罗衣拂地垂”,通过色彩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优雅和风姿。次句“美人初着更相宜”,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美丽和适宜。第三句“宛风如舞透香肌”,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女子轻盈的舞姿和香肌的美丽。后三句则通过女子的独坐、缓步和折花,展现了她的孤独和无力感,尤其是“有情无力泥人时”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五代婉约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碧罗衣拂地垂”:描绘了天空的碧蓝色和女子轻薄的罗衣拂地的动作,营造了一种优雅的氛围。
- “美人初着更相宜”:强调了女子穿上罗衣后的美丽和适宜,增添了女子的魅力。
- “宛风如舞透香肌”:通过比喻和拟人,描绘了女子轻盈的舞姿和香肌的美丽,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独坐含颦吹凤竹”:描绘了女子独自坐着,含着愁容吹奏凤竹的情景,展现了她的孤独和情感。
- “园中缓步折花枝”:描绘了女子在园中缓缓漫步,折取花枝的动作,增添了诗意和美感。
- “有情无力泥人时”: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情又无力,仿佛泥人一般柔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宛风如舞”,将女子的动作比作随风起舞。
- 拟人:如“透香肌”,将女子的肌肤拟人化,赋予其香气。
- 对仗:如“天碧”对“罗衣”,“拂地垂”对“初着”,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和情感,展现了女性的柔弱美和内心的复杂情感。词中“有情无力”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无力感和柔弱美,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碧:天空的碧蓝色,象征着清新和美丽。
- 罗衣:轻薄的丝绸衣服,象征着女子的优雅和风姿。
- 宛风如舞:女子的轻盈舞姿,象征着美丽和动感。
- 透香肌:女子的香肌,象征着美丽和魅力。
- 含颦:女子的愁容,象征着内心的情感和孤独。
- 吹凤竹:女子的吹奏动作,象征着艺术和情感的表达。
- 折花枝:女子的折花动作,象征着美丽和诗意。
- 有情无力:女子的情感状态,象征着内心的复杂和柔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天碧罗衣拂地垂”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女子的美丽 B. 天空的碧蓝色 C. 女子的动作 D. 女子的衣服
- “宛风如舞透香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有情无力泥人时”表达了女子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无力 D. 孤独
答案: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情感,风格相近。
- 温庭筠的《菩萨蛮》: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孤独,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 欧阳炯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情感,但欧阳炯的词更加注重形象的描绘,而李清照的词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全宋词》:收录了大量宋代词人的作品,可以了解宋代词的风格和特点。
- 《欧阳炯词选》:收录了欧阳炯的代表作品,可以深入了解其词风和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