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华山高卧图》

时间: 2025-01-04 11:21:05

蹇驴不蹋丰丘尘,华山归卧云台云。

曲肱枕石且适意,世事耳边殊不闻。

建隆天子小天下,自起潜行风雪夜。

经济元臣不敢眠,夜夜衣冠待车驾。

南征北伐事纷纭,猛将四出貔貅军。

尽取荆吴并蜀广,床头鼾睡只容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蹇驴不蹋丰丘尘,华山归卧云台云。
曲肱枕石且适意,世事耳边殊不闻。
建隆天子小天下,自起潜行风雪夜。
经济元臣不敢眠,夜夜衣冠待车驾。
南征北伐事纷纭,猛将四出貔貅军。
尽取荆吴并蜀广,床头鼾睡只容君。

白话文翻译:

驴子在丰饶的丘陵上行走得很艰难,我在华山上归卧于云间。
双肱曲枕在石头上,随意而适意,世间的事我全然不闻。
建隆年间的皇帝治理着小小的天下,自己在风雪夜里出行。
那些经济政策的元臣们不敢安眠,夜夜衣冠整齐等候车驾。
南征北伐的事务纷繁复杂,勇猛的将领们纷纷出征。
尽管征伐荆吴和蜀地的战斗不断,我却只想在床上安静地鼾睡。

注释:

  • 蹇驴:形容驴子行走艰难。
  • 丰丘:指肥沃的丘陵。
  • 华山:著名的山脉,象征高洁和隐逸。
  • 曲肱:双肱弯曲,形容人放松舒适的姿态。
  • 耳边殊不闻:耳边的声音全然听不见,表示对世事的漠然。
  • 建隆天子:指北宋时期的皇帝,反映当时的政治情境。
  • 潜行:夜间秘密出行。
  • 经济元臣:指治国理政的重要臣子。
  • 鼾睡:安静地睡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宪,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局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身处动荡的时代,虽身居华山,却难以逃避纷繁的世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题华山高卧图》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华山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安静生活的渴望。首句通过“蹇驴不蹋丰丘尘”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的厌倦,直指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而“华山归卧云台云”则描绘了华山的高远与超脱,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曲肱枕石且适意”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仿佛在对世间的纷扰不屑一顾。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提到了当时的皇帝和元臣,他们的忙碌与紧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愈显强烈。

最后几句提到南征北伐的军事活动,诗人以“床头鼾睡只容君”作结,表现出他对这些纷争的漠视与对安宁生活的执着。整首诗以华山为背景,借助自然景色与世事的对比,深刻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逃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蹇驴不蹋丰丘尘:驴子难以行走,暗指世事的艰难。
  2. 华山归卧云台云:诗人在华山上安卧,象征超然物外的生活。
  3. 曲肱枕石且适意:舒适的姿态,表现出对自然的享受。
  4. 世事耳边殊不闻:对外界纷扰的漠视,表达内心的宁静。
  5. 建隆天子小天下:提及当时的皇帝,表现政局的紧迫感。
  6. 自起潜行风雪夜:反映当政者的辛劳与不易。
  7. 经济元臣不敢眠:治理国家的重任压得臣子们无法安睡。
  8. 夜夜衣冠待车驾: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繁忙与压力。
  9. 南征北伐事纷纭:战争的纷扰,表达对世事的无奈。
  10. 猛将四出貔貅军:勇士出征,象征战争的无情。
  11. 尽取荆吴并蜀广:征伐扩展,显示历史的沧桑。
  12. 床头鼾睡只容君:诗人只想安静地睡觉,逃避这一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曲肱枕石”和“世事耳边”,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 比喻:如“蹇驴”比喻生活的艰难,增强表现力。
  • 象征:华山象征高洁与隐逸,反映诗人的理想。

主题思想:

本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借助华山的自然景观与当时政治的纷扰形成对比,表达出对世事的无奈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山:象征高洁、隐逸与自然的美好。
  • 驴子: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云台:象征自由与超然的境界。
  • 鼾睡:象征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宪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华山”象征什么?

    • A. 纷争
    • B. 隐逸与自然
    • C. 战争
  3. “世事耳边殊不闻”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焦虑
    • B. 轻松
    • C.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张宪《题华山高卧图》王维《终南山》:两者均表现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张宪更强调对现实纷扰的逃避,而王维则融入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