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白话文翻译:
纠结的葛屦,难道能够在霜上行走吗?细腻的女子之手,能够缝制衣裳吗?所求所愿,都是希望好人来穿戴。好人提起这件衣物,仿佛将其轻轻一展,佩戴上它的象征。无非是狭隘的内心,因此才会感到刺痛。
注释:
- 葛屦(gé xù):古代用葛藤编织的鞋,象征质朴。
- 履霜:行走在霜上,比喻艰难的环境。
- 掺掺(cān cān):形容细致的样子。
- 襋(xián):古代衣物的总称,指的是衣服。
- 佩其象揥:佩戴的象征物,可能指某种身份的象征。
- 褊心:狭隘、狭小的心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屦》作者不详,属于先秦时期的诗作,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先秦诗歌多以《诗经》为代表,注重自然和人情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产生于社会风气尚未完全开放的时期,表达了对美好人性的向往与对狭隘内心的反思。
诗歌鉴赏:
《葛屦》以质朴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性内心的探讨。诗中通过对葛屦和女手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心的温暖。葛屦作为一种朴素的鞋子,象征着踏实与真实,而“履霜”则暗示了生活的艰难与挑战。紧接着,诗人以“掺掺女手”引入细腻的女性形象,强调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角色。
整首诗在意象上呈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不仅是外在的衣物,更是内心的情感和愿望。“好人服之”表明诗人对善良人性的期盼,象征着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最后提到“维是褊心”,更是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内心的局限与痛苦,提醒我们应当开放心胸,追求更高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鞋子纠结,暗示生活的困难,质疑能否在严寒中行走。
- 掺掺女手,可以缝裳?:细腻的女性之手,象征温柔和关怀,询问其能力。
-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强调所求的美好,渴望好人来拥抱这些象征。
-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好人轻轻提起衣物,仿佛打开了新的道路,象征着希望。
-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内心的局限导致痛苦,反映出对自身心理的深刻认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鞋子比作人生的艰辛,将女子之手比作温暖。
- 拟人:赋予衣物以人性,表达对它的渴望和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集中表现了对美好人性、温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内心的狭隘与痛苦,试图寻求一种自我超越与心灵的解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葛屦:象征朴实、奋斗的精神。
- 女手:代表温柔、关怀和细腻情感。
- 霜: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挑战。
- 衣裳: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葛屦》中的“葛屦”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美好的未来
C. 温暖的家庭
D. 自由的心灵 -
诗中提到的“女手”主要象征什么? A. 力量
B. 温柔和关怀
C. 智慧
D. 传统 -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的意思是什么? A. 内心的狭隘导致痛苦
B. 外在生活的艰辛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美好的渴望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女》——《诗经》
-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
诗词对比:
《葛屦》和《静女》都体现了对女性角色的描绘,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反思,而后者则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两者在意象上各有千秋,却同样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参考资料:
- 《诗经》解读
- 《先秦诗歌研究》
- 《古代文学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