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门行》

时间: 2025-01-06 15:30:44

步出夏门,遥望沧海。

九河茫茫,碣石安在?

鱼龙瀺灂,日月晻蔼。

三山何所,弱水浼浼。

羲和曷往,鳌极孰宰。

发鸠之羽,其心不改。

安期不死,桃实可待。

悠哉沛乎,歌以未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步出夏门,遥望沧海。
九河茫茫,碣石安在?
鱼龙瀺灂,日月晻蔼。
三山何所,弱水浼浼。
羲和曷往,鳌极孰宰。
发鸠之羽,其心不改。
安期不死,桃实可待。
悠哉沛乎,歌以未慨。

白话文翻译:

走出夏门,远望浩瀚的海洋。
九条河流浩浩荡荡,礁石在哪里?
鱼龙在水中游弋,日月寥落苍茫。
三座高山在何处,弱水潺潺流淌。
羲和何处去,谁主宰那巨鳌?
发鸠的羽毛,其心始终不变。
安期生不老,桃子的果实又何时能得?
悠然自得,吟唱着未曾感慨的歌曲。

注释:

  • 夏门:古代地名,指夏天的门口,象征出发的地方。
  • 沧海:指大海,象征广阔无垠。
  • 九河:古代传说中的九条大河,象征众多的水流。
  • 碣石:礁石,象征坚固不移的东西。
  • 鱼龙:鱼和龙,典型的水中生物,象征生机和变化。
  • 羲和:太阳神,象征光明与希望。
  • :传说中的海中巨兽,象征强大和权威。
  • 发鸠:指一种鸟,象征自由与不羁。
  • 安期:传说中的人物,具有长生不老的能力。
  • 桃实:指桃子的果实,象征长寿和美好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季高,号伯温,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是元末明初的重要人物之一,参与了朱元璋的起义,后为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的诗词多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步出夏门行》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诗歌鉴赏:

《步出夏门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诗作。诗的开篇,诗人走出夏门,遥望广袤的沧海,展现出一种向往与探索的精神。接下来,诗人用“九河茫茫”来描述河流的浩瀚,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碣石的安在则引发读者对于不变与变迁的深思,反映了人生中的许多不确定性。

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鱼龙瀺灂”与“日月晻蔼”,其中透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动感。三山与弱水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幽远的意境,暗示着人生的迷茫与寻觅。羲和的去向与鳌的主宰则引发了对命运和力量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最后,诗人提到“发鸠之羽”与“安期不死”,通过对比来表达对永恒与瞬息的感悟,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态度。整首诗在悠然自得中流露出一种豁达与宁静,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步出夏门,遥望沧海。

    • 诗人走出夏天的门,远望着浩瀚的大海,象征着探索未知的勇气。
  2. 九河茫茫,碣石安在?

    • 描绘众多河流的浩渺,反问礁石的存在,表现对自然的思考与关注。
  3. 鱼龙瀺灂,日月晻蔼。

    • 鱼与龙在水中游弋,日月的光辉朦胧,展现出一种生动与古老的自然景象。
  4. 三山何所,弱水浼浼。

    • 三座高山在哪里?弱水流淌,隐喻人生的迷茫与寻求。
  5. 羲和曷往,鳌极孰宰。

    • 太阳神去向何处?谁来主宰巨鳌,反映对命运与权力的思考。
  6. 发鸠之羽,其心不改。

    • 发鸠的羽毛象征自由与不羁,诗人强调内心的坚持与追求。
  7. 安期不死,桃实可待。

    • 提到安期与桃子的果实,象征对长生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8. 悠哉沛乎,歌以未慨。

    • 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吟唱未曾感慨的歌曲,体现诗人对生命的豁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羲和曷往”,通过太阳神的隐喻引发对命运的思考。
  • 对仗:如“日月晻蔼,三山何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哲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海:象征广阔与未知。
  • 九河:象征生命的多样与复杂。
  • 碣石:象征坚固与不变。
  • 鱼龙:象征生机与变化。
  • 三山:象征高远与追求。
  • :象征力量与主宰。
  • 发鸠:象征自由与不羁。
  • 桃实:象征长寿与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步出夏门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基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羲和”指的是谁? A. 月亮
    B. 太阳神
    C. 星星
    D. 风神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展现了对自然的思考? A. 山水
    B. 鱼龙
    C. 碣石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步出夏门行》均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登高》更多关注于人生的苦难与无奈,而《步出夏门行》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