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兴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1:26:08

因拜山农号,生涯日日新。

带泥移瘦竹,和藓择枯薪。

时酌山泉赏,都无世俗尘。

乌鸢虽见忌,麋鹿自相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因拜山农号,生涯日日新。
带泥移瘦竹,和藓择枯薪。
时酌山泉赏,都无世俗尘。
乌鸢虽见忌,麋鹿自相亲。

白话文翻译:

因拜访山中农人的号召,生活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带着泥土移植瘦弱的竹子,选择苔藓来挑选枯木柴。
时常品尝山泉水,享受这幽静的环境,完全没有世俗的纷扰。
虽然乌鸦会表现出忌惮,但麋鹿却彼此亲近。

注释:

  • 因拜:因受到邀请或号召。
  • 山农号:山中的农人,可能指的是一种集体或群体。
  • 生涯:生活、生计。
  • 带泥移瘦竹:在泥土中移植瘦弱的竹子,表达一种自然的农耕生活。
  • 和藓:和苔藓搭配。
  • 枯薪:干枯的柴火。
  • 时酌:时常品味、饮用。
  • 世俗尘:世俗的污浊和纷扰。
  • 乌鸢:黑色的鸟,通常象征不吉利或警觉。
  • 麋鹿:一种温和的动物,象征和谐与亲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号“香光”,以其山水画和诗歌闻名。王冕在诗歌创作上追求自然与恬淡,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山中杂兴 其二》创作于王冕隐居山林期间,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时代背景是元代的社会动荡,王冕选择隐居,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中杂兴 其二》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开头的“因拜山农号”,即表明诗人对山野农人的尊重与向往,暗示着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描绘“带泥移瘦竹,和藓择枯薪”,不仅展示了诗人参与自然劳动的场景,也反映出他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利用。通过“时酌山泉赏”,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好事物的品味与享受,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纯粹与宁静。

诗中提到的“乌鸢虽见忌”,表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警觉性,而“麋鹿自相亲”则传递出一种和谐与温暖的氛围。整体来看,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既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类社会浮躁生活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因拜山农号,生涯日日新。
    诗人因受到山中农人的号召,生活每天都有新的体验与变化。

  2. 带泥移瘦竹,和藓择枯薪。
    诗人亲自参与移植竹子和收集柴火,展现了他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

  3. 时酌山泉赏,都无世俗尘。
    诗人时常品尝山泉水,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没有世俗的纷扰。

  4. 乌鸢虽见忌,麋鹿自相亲。
    乌鸦虽然表现出警觉和忌惮,但麋鹿却在此环境中彼此亲密,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乌鸦”与“麋鹿”的对比,传达出自然界的复杂与和谐。
  • 对仗:如“带泥移瘦竹,和藓择枯薪”,展现了诗句的工整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表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农:象征勤劳与自然的和谐。
  • :象征坚韧和生机。
  • 山泉:象征纯净与宁静。
  • 乌鸦与麋鹿:分别象征警觉与和谐,体现自然界的两面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农”指的是什么?
    A. 一个特定的人
    B. 山中的农人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父亲

  2. 诗中提到的“乌鸦”象征着什么?
    A. 和谐
    B. 警觉与忌惮
    C. 劳动
    D. 美好

  3. 诗人通过“时酌山泉赏”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的向往
    B. 对自然的享受
    C. 对金钱的渴望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山中杂兴 其一》(王冕)

诗词对比:

  • 《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自然的美,表现出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 《山中杂兴 其一》:与《其二》在主题和情感上相似,均展现隐逸生活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词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的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山中杂兴 其二》的诗意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