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赠弹一弦子张文秀》
时间: 2025-01-01 18:06: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行秋思,记孙登当日,山中琴趣。谁识吾宗,父老子自制寸金皮鼓。截孤篁,丝抽独茧,替尽琵琶谱。轻拢慢捻,西湖何限怀古。堪笑锦瑟无端,繁弦五十,撩乱春云缕。得似嘈嘈么凤语,只手换宫移羽。绝艺无双,法门不二,喜遇知音侣。灯窗对影,为君挑尽寒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秋思,回忆起孙登在山中弹琴的趣味。谁能知道我的家族渊源呢?村里的老人们自制了小金皮的鼓。砍伐孤独的竹子,抽取丝绸,替琵琶谱写乐曲。轻轻地拢起,慢慢地捻动,西湖的古老情怀无穷无尽。可笑那锦瑟无端,五十根弦,仿佛撩动了春天的云丝。像那嘈嘈的凤凰鸣叫,只用一只手就能换宫移羽。绝妙的技艺无人能比,没有第二个法门,喜悦地遇到知音的伴侣。灯下窗前对着影子,为你挑尽了漫天的寒雨。
注释:
- “一行秋思”:指秋天的思绪,表达思念的情感。
- “孙登”:孙登是古代著名的琴师,此处借用其名来突出琴的艺术。
- “寸金皮鼓”:指用金皮制作的小鼓,表现了对乐器精致的追求。
- “轻拢慢捻”:形容弹琴时的轻柔与细腻。
- “锦瑟无端”:来自李商隐的《锦瑟》,形容琴弦的繁多和复杂。
- “知音”: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理解自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词人,以其独特的词风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的时期,作者通过音乐这一主题表达了对友谊、艺术和自然的深切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通过对音乐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个人情感。开篇的“秋思”便为全诗设定了一个抒情的基调。在这样的季节里,作者回忆起与友人一起在山中弹琴的快乐时光,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对乐器的描写,展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特别是“轻拢慢捻”这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弹琴时的轻柔细腻,仿佛能够听到那悠扬的琴声。
“锦瑟无端,繁弦五十”运用了李商隐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表达了音乐虽多,但却难以描绘心中千丝万缕的情感。最后,诗人以“灯窗对影”的意象结束,暗示在寒雨中为知音挑尽所有的情感,体现了对知音的珍惜与对友谊的赞美。
整首词在情感上贯穿了对秋天的思索、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及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行秋思”:情感的引入,表现秋天的孤独与思念。
- “记孙登当日,山中琴趣”:回忆与友人共同的弹琴时光,增强了对乐趣的怀念。
- “谁识吾宗”:表达对家族渊源的思考,带有一种寻根的情感。
- “父老子自制寸金皮鼓”:对自制乐器的自豪感,体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 “截孤篁,丝抽独茧”:描写制作乐器的过程,体现艺术创作的艰辛与乐趣。
- “轻拢慢捻”:形容弹琴时的细腻与温柔,增强音乐的感性体验。
- “西湖何限怀古”:通过地名引出更多的历史文化,丰富诗歌内涵。
- “堪笑锦瑟无端”:幽默地提到音乐的复杂性,反映内心的矛盾。
- “得似嘈嘈么凤语”:将声音比作凤凰的鸣叫,意象生动。
- “绝艺无双,法门不二”:对自我技艺的自信与认可。
- “喜遇知音侣”:珍贵的友情与理解,让人倍感温暖。
- “灯窗对影”:描绘出孤独的夜晚,但又有为知音付出的情感,意境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凤凰的鸣叫,生动形象。
- 对仗:如“轻拢慢捻”、“绝艺无双”形成对称,增强节奏感。
- 典故:使用“锦瑟”提升诗意,涵盖更广泛的文化背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音乐的热爱及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艺术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思:象征思念与孤独。
- 琴:代表艺术与情感。
- 西湖:承载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 知音:象征珍贵的友情与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关于“轻拢慢捻”,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愉快
B. 细腻柔和
C. 忧伤沉重 -
“锦瑟无端”中的“锦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情感
C. 一种诗歌 -
整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秋天的思考
B. 对友谊与音乐的赞美
C. 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商隐的《锦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商隐《锦瑟》:同样涉及音乐与情感,探讨了人生的复杂性。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思念与孤独,但更加突出家庭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