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骤喧气候变,幽园卉物凄。 山云石上起,春鸟雨中啼。 牵衣怜稚子,举案愧山妻。 苦被虚名累,未得遂高栖。
白话文翻译
突然间气候变得喧闹,幽静的园中花草显得凄凉。 山上的云雾从石头上升起,春天的鸟儿在雨中啼叫。 牵着孩子的衣服,怜爱地看着他,举起饭碗时,心中对山中的妻子感到愧疚。 苦于被虚名所累,未能实现高远的隐居生活。
注释
- 骤喧:突然变得喧闹。
- 卉物:花草。
- 凄:凄凉。
- 山云石上起:山上的云雾从石头上升起。
- 春鸟雨中啼:春天的鸟儿在雨中啼叫。
- 牵衣怜稚子:牵着孩子的衣服,怜爱地看着他。
- 举案愧山妻:举起饭碗时,心中对山中的妻子感到愧疚。
- 苦被虚名累:苦于被虚名所累。
- 未得遂高栖:未能实现高远的隐居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文多表现隐逸情怀,追求自然与人生的和谐。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孟頫应召赴都(今北京)途中,经过德清别业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骤喧气候变,幽园卉物凄”一句,以气候的变化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波动,而“山云石上起,春鸟雨中啼”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映衬作者的情感。后两句“牵衣怜稚子,举案愧山妻”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愧疚之情,最后一句“苦被虚名累,未得遂高栖”则是对整首诗主题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骤喧气候变,幽园卉物凄:突然间气候变得喧闹,幽静的园中花草显得凄凉。这里通过气候的变化来暗示作者内心的波动。
- 山云石上起,春鸟雨中啼:山上的云雾从石头上升起,春天的鸟儿在雨中啼叫。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映衬作者的情感。
- 牵衣怜稚子,举案愧山妻:牵着孩子的衣服,怜爱地看着他,举起饭碗时,心中对山中的妻子感到愧疚。这里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 苦被虚名累,未得遂高栖:苦于被虚名所累,未能实现高远的隐居生活。这里是对整首诗主题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山云石上起”中的“起”字,赋予山云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对仗:如“骤喧气候变,幽园卉物凄”中的“骤喧”与“幽园”,“气候变”与“卉物凄”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人的愧疚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家庭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变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骤喧:突然变得喧闹,暗示作者内心的波动。
- 幽园:幽静的园子,象征隐居生活的美好。
- 山云:山上的云雾,象征自然的美好和隐逸的向往。
- 春鸟:春天的鸟儿,象征生机和希望。
- 稚子:孩子,象征家庭的温暖和责任。
- 山妻:山中的妻子,象征家庭的温馨和愧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骤喧气候变”中的“骤喧”指的是什么? A. 突然变得喧闹 B. 突然变得安静 C. 突然变得寒冷 D. 突然变得温暖
-
诗中“牵衣怜稚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孩子的喜爱 B. 对孩子的厌恶 C. 对孩子的愧疚 D. 对孩子的忽视
-
诗中“苦被虚名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A. 对虚名的喜爱 B. 对虚名的厌恶 C. 对虚名的无奈 D. 对虚名的忽视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赵孟頫此诗都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而赵孟頫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人的愧疚。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赵孟頫诗集》:收录了赵孟頫的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