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送张大经御史,就用公九日韵,兼简》
时间: 2025-01-04 12:16: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送张大经御史,就用公九日韵,兼简
绣衣揽辔西行,慨然有志人知否。江山好处,留连光景,一杯别酒。世事无端,恼人方寸,十常八九。对霜松露菊,荒凉三径,等闲又登高后。问讯宣城太守,几裁诗画堂清昼。山长水阔,思君不见,踟蹰搔首。却羡行云,暂留还去,无心出岫。笑穷途岁晚,江头送客,唱青青柳。
白话文翻译
绣衣的官员驾着马车向西行去,感慨地问,有谁知道志同道合的人吗?这江山美丽的地方,留恋那光景,只是一杯别酒。世事没有定数,让人烦恼的事常常是十之八九。面对霜松露菊,荒凉的三条小径,随意又登高望远。问问宣城的太守,几次在清晨的诗画堂里吟咏。山长水阔,思念你却见不到,心中踌躇,搔首不已。却羡慕那行云,暂时停留又继续前去,无心于山岫。笑谈穷途末路的岁晚,在江边送别客人,唱起那青青的柳。
注释
- 绣衣:指官员,因其衣服绣有花纹。
- 揽辔:拉起马缰,表示出发。
- 江山好处:指美丽的江山。
- 别酒:分别时的酒。
- 世事无端:世间事务变化无常。
- 十常八九:形容事情多半是这样的。
- 霜松露菊:描绘自然景色。
- 三径:指三条小路,形容幽静。
- 登高:登高望远,象征心境的开阔。
- 山长水阔:形容距离远,思念的情感。
- 踟蹰搔首:心中犹豫不决。
- 行云:流动的云,象征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朴(约1226-1306),元代诗人、杂剧作家,字仲明,号疏斋,世称“白疏”。他在诗歌、杂剧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朴送别张大经御史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借助自然景色,抒发了其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水龙吟送张大经御史》是一首情感真挚、景物生动的送别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行的张大经,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开头的“绣衣揽辔西行”将画面拉开,勾勒出送别的场景,紧接着的“慨然有志人知否”则流露出诗人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既有送别的悲伤,又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在对江山美景的描绘中,诗人运用了一系列自然意象,如“霜松露菊”,构建出一个幽静的环境。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考。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悟愈发明显,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深思。
最后,诗的结尾通过对行云的羡慕,表现出一种洒脱的心态,尽管人生道路艰难,但诗人依然保持乐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的诗,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白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远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绣衣揽辔西行:描写张大经的官服与出行,表现出一种正式与尊贵的氛围。
- 慨然有志人知否:表达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呼唤,体现出一种孤独感。
- 江山好处,留连光景,一杯别酒:抒发对美景与友谊的留恋,酒是别离的象征。
- 世事无端,恼人方寸,十常八九:感慨世事变化不定,内心烦恼。
- 对霜松露菊,荒凉三径:描绘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问讯宣城太守,几裁诗画堂清昼:展示对文化交流的渴望。
- 山长水阔,思君不见,踟蹰搔首:强调距离与思念之情的深重。
- 却羡行云,暂留还去,无心出岫:羡慕自由自在的云,与自己的羁绊形成对比。
- 笑穷途岁晚,江头送客,唱青青柳:将送别的情景与自然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行云”,象征自由与变幻。
- 对仗:诗中常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山长水阔”。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同时也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理想、友情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绣衣:象征官员身份与尊贵。
- 江山:象征美好与留恋。
- 霜松露菊:表现自然之美,反映内心的清冷。
- 行云:象征自由与洒脱。
- 青青柳:象征生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绣衣”的意思是: A. 织物
B. 官员
C. 旅行 -
诗人对世事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感慨与无奈
C. 充满希望 -
“对霜松露菊”描绘了什么? A. 生活繁忙
B. 自然美景
C. 人际关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送别之情,风格较为豪放,情感直接。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以自然之美映衬离别之愁,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白朴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