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捣练子
王哲 〔元代〕
一为人。做凡身。
四般假合怎生真。
啰哩凌,哩啰凌。
搜玄路,出迷津。
静中调养气精神。
啰哩凌,哩啰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作为凡人,如何在虚幻的假象中寻找真实的道理。四种假合的事物究竟如何才能显现其真相?在寻找玄妙的道路上,如何走出迷惑的水域?在宁静中调养自己的气息与精神,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超脱。
注释:
- 捣练子:古代一种调和气息、修身养性的诗歌形式。
- 一为人:作为一个人,强调人的身份。
- 做凡身:身为普通人,强调人类的平凡与有限。
- 四般假合:指世间各种虚幻的事物或现象。
- 搜玄路,出迷津:探索玄妙的道路,走出迷茫的水域。
- 静中调养气精神:在宁静中修养气息与精神,强调内心的修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王哲的作品常常探讨人生哲理和精神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的思考与探索。
创作背景:
《捣练子》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多元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我与世界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真理和自我认知的渴望。
诗歌鉴赏:
《捣练子》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命题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一为人。做凡身。”直接指出人类的身份和局限,接着又提到“四般假合怎生真”,强调在世俗的假象中,我们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与真实的道理。这种思考不仅是对个人存在的探讨,也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啰哩凌,哩啰凌”的反复吟唱,既是音韵的艺术表现,又似乎暗示着一种心灵的节奏,强调了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是多么重要。接下来的“搜玄路,出迷津”,更是深化了这种探索的意图,意味着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努力寻找方向,走出迷茫。
最后一句“静中调养气精神”,总结了整首诗的核心:在内心的宁静中提升自我,修养身心,以求得更高的境界。这首诗不仅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过程,更是一种对人生深刻的领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为人:强调人类的普遍性。
- 做凡身:指出人作为凡人,承认自身的局限。
- 四般假合怎生真:质疑世间的种种假象,强调寻找真理的重要性。
- 啰哩凌,哩啰凌:反复的吟唱,营造出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
- 搜玄路,出迷津:表达了探索与解脱的渴望。
- 静中调养气精神:倡导在宁静中修身养性,以达到心灵的升华。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啰哩凌,哩啰凌”的重复,强调内心的节奏与情感的流动。
- 隐喻:用“搜玄路”与“迷津”来隐喻人生的探索与困惑。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的存在、世间的假象与寻找真理的过程,强调在喧嚣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人:象征着凡人,反映人类的普遍性。
- 假合:象征着虚幻的事物,提醒人们不要被表象迷惑。
- 玄路:象征着探索真理的道路,代表着人生的追求。
- 迷津:象征着迷惑与困境,提示人们在探索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 静:象征内心的平和,强调修身养性的必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一为人”中的“人”指代什么? A. 任何生物
B. 只有人类
C. 神灵
D. 动物 -
诗中提到的“四般假合”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多样性
B. 事物的纷繁复杂
C. 真理的难以捉摸
D. 个人的生命历程 -
诗中“静中调养气精神”强调了什么? A. 外在的修饰
B. 内心的修养
C. 物质的追求
D. 社会的地位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对内心与人生的思考。
- 《庐山谣》 李白: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王哲的《捣练子》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前者着重于内心的修养与探索,后者则通过音乐表达情感。两者虽风格不同,但均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