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庆东原_青田九楼山》
时间: 2025-01-04 10:30: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田九楼山舟中作 渺渺山头路,鳞鳞山上田,绕篷窗六曲屏风面。 似丹青辋川,是神仙洞天,隔云树人烟,试看玉溪边,恐有桃花片。
白话文翻译:
在青田的九楼山,舟中创作。 远望那山头的小路,蜿蜒而遥远;山上的田地,如同鱼鳞般排列。 船篷窗外的景色,仿佛是六曲屏风上绘制的画面。 这景致宛如王维笔下的辋川图,又像是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 云雾缭绕的树木和人家,隔绝了尘世的喧嚣。 试着看向玉溪的旁边,或许还能发现飘落的桃花瓣。
注释:
- 渺渺:形容路途遥远而模糊。
- 鳞鳞:形容田地像鱼鳞一样排列。
- 六曲屏风面:比喻船篷窗外的景色如屏风上的画。
- 丹青辋川:指王维的山水画,特别是他的《辋川图》。
- 神仙洞天: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景色幽美如仙境。
- 云树人烟:云雾中的树木和人家,形容景色的幽深和隐逸。
- 玉溪:指清澈的溪流。
- 桃花片:飘落的桃花瓣,象征春天的到来或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吉,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乔吉在舟中游览青田九楼山时所作,通过描绘山景和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舟中观景的视角,描绘了青田九楼山的自然风光。诗中,“渺渺山头路”和“鳞鳞山上田”通过对山路的遥远和田地的整齐排列,展现了山区的宁静与和谐。“绕篷窗六曲屏风面”一句,将窗外的景色比作屏风上的画,形象生动。后文将景色比作王维的山水画和神仙的洞天,进一步强化了景色的美丽和超凡脱俗。最后,通过“试看玉溪边,恐有桃花片”的描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隐逸生活的可能性,增添了一丝浪漫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渺渺山头路”:通过“渺渺”形容山路的遥远和模糊,营造出一种幽远的感觉。
- “鳞鳞山上田”:用“鳞鳞”比喻田地的整齐排列,形象生动。
- “绕篷窗六曲屏风面”:将窗外的景色比作屏风上的画,增强了景色的艺术感。
- “似丹青辋川”:将景色比作王维的山水画,强调了景色的美丽和艺术价值。
- “是神仙洞天”:将景色比作神仙的洞天,强化了景色的超凡脱俗。
- “隔云树人烟”:通过“隔云”形容景色的幽深和隐逸,增加了神秘感。
- “试看玉溪边”:引导读者关注溪边的景色,增加了互动性。
- “恐有桃花片”:通过“恐有”暗示春天的到来和隐逸生活的可能性,增添了期待和浪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丹青辋川”和“是神仙洞天”,将景色比作名画和仙境,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如“隔云树人烟”,将云雾和树木拟人化,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如“渺渺山头路,鳞鳞山上田”,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青田九楼山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山头路:象征着远行和探索。
- 山上田:象征着勤劳和丰收。
- 六曲屏风面:象征着艺术和美感。
- 丹青辋川:象征着名画和艺术价值。
- 神仙洞天:象征着超凡脱俗和隐逸生活。
- 云树人烟:象征着幽深和隐逸。
- 玉溪:象征着清澈和纯净。
- 桃花片:象征着春天和浪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渺渺山头路”中的“渺渺”形容的是什么? A. 山路的遥远和模糊 B. 山路的狭窄和曲折 C. 山路的平坦和宽阔 答案:A
-
诗中“似丹青辋川”中的“辋川”指的是什么? A. 王维的山水画 B. 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 C. 一种古代的乐器 答案:A
-
诗中“恐有桃花片”中的“桃花片”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落叶 C. 冬天的雪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辋川集》:王维的山水诗集,与乔吉的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隐逸情怀上有相似之处。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隐逸世界,与乔吉诗中的隐逸情怀相呼应。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乔吉的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隐逸情怀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禅意和空灵。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乔吉的这首诗在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上有相似之处,但陶渊明的诗更加注重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维诗集》:了解王维的山水诗,深入理解“辋川”的意象。
- 《陶渊明集》:了解陶渊明的田园诗,深入理解隐逸情怀。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山水诗的艺术特点和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