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香冷云兜,后期红红知何许。
谢家儿女。解得辞巢语。
画栋珠帘,恨不经年住。
忽忽去。岸花汀树。
寂寞潇潇湘雨。
白话文翻译:
香气已然冷却,云雾缭绕的地方,后来的红色花朵,不知生长在哪里。
谢家儿女的身影,似乎能理解那离别时的言语。
华丽的楼宇和珠帘,恨不能久居其中。
转眼已然离去,岸边的花朵和水边的树木,
只有寂静的湘江细雨,潇潇落下。
注释:
- 香冷:香气冷却,指香味已经消散。
- 云兜:云雾缭绕的地方。
- 谢家儿女:指谢家的儿女,或许暗指才子佳人。
- 辞巢语:离别时的言语。
- 画栋珠帘:形容华丽的建筑和窗帘。
- 恨不经年住:感慨若能在此长住。
- 忽忽去:转瞬即逝,形容时间的流逝。
- 岸花汀树:岸边的花朵和水边的树木。
- 寂寞潇潇湘雨:形容湘江的细雨,带有寂寞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允中,号“天问”,元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生于元代中期。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细腻,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抒怀。
创作背景:
《乐府鸟衣怨》是元好问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反映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别的哀伤,体现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乐府鸟衣怨》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香冷云兜”引入,意象清新,给人以一种失落的感觉,香气的消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接着提到“谢家儿女”,不仅让人联想到谢家才子佳人的美好情景,也暗示了诗人对离别的惋惜与向往。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华丽生活的渴望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恨不经年住”透露出一种无力感。最后几句“寂寞潇潇湘雨”将情感推向高潮,湘雨的细腻与寂寞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体现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香冷云兜: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但香气已然消散,暗示美好已逝。
- 后期红红知何许:红花的去向不明,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 谢家儿女:提到谢家,增加了文化的厚度,可能是对才子佳人的怀念。
- 解得辞巢语:表达了对离别语言的理解,体现了情感的共鸣。
- 画栋珠帘:以华丽的建筑来象征理想的生活。
- 恨不经年住:对美好生活短暂的叹息。
- 忽忽去:时间的无情流逝。
- 岸花汀树: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加了诗的画面感。
- 寂寞潇潇湘雨:以湘雨结束,强化了主题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气的消散比作美好事物的逝去。
- 拟人:将离别的言语赋予情感。
- 对仗:如“岸花汀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离别的感慨,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冷:象征着过去美好的回忆。
- 云兜: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谢家儿女:代表着才子佳人的理想化形象。
- 画栋珠帘:象征奢华与美好生活。
- 湘雨:代表孤独与忧伤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谢家儿女”主要指什么? A. 谢家的家庭
B. 谢家的儿女才子
C. 诗人的朋友
D. 以上皆是 -
“香冷云兜”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A. 香水
B. 花香
C. 食物的香气
D. 诗的意境 -
诗中反复出现的情感主要是什么? A. 快乐
B. 美好
C. 孤独与思念
D. 愤怒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均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元好问则更注重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及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元好问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
- 《元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