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庄公与孚论汉唐以来宰相有王佐气象得四人焉命孚为诗并呈商左山参政谢敬斋尚书 其二 谢安石》
时间: 2025-01-02 17:09: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典午叔世失纲纽,紫髯老奴垂涎久。
谢公笑麾九锡文,姑熟一夜骨已朽。
继以草付臣又土,九十六万猰㺄吼。
白羽从容别墅棋,破贼只在一尊酒。
长淮西风夜鹤鸣,坐阅兵车见云母。
自古医国到危殆,始见擎天活人手。
谁能白刃在颈时,正色毅然以死守。
如公信是社稷臣,定论要期千载后。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提到,古代的权臣失去了统治的纲领,紫胡的老奴对权力充满渴望。谢公在九锡的荣光下微笑指挥,然而一夜之间他的骨头已然腐朽。接着,国家的草木被交给臣子去治理,然而却让九十六万的妖怪在咆哮。白羽轻松地在山庄中下棋,破敌只需一杯酒。长淮的西风中,夜晚的鹤声回荡,坐在兵车上观看云母的光辉。自古以来,只有在国家危急时,才能看到那些拯救国家的英雄。谁能在白刃悬颈之时,毅然决然地守住自己的信念?如果公信是国家的臣子,那么他的定论将要在千年之后才会被认可。
注释
- 典午:指午时,古代官员的失职。
- 紫髯老奴:指权臣或贪婪的臣子。
- 谢公:谢安,东晋名臣,以才华和政治智慧著称。
- 九锡:古代王爵的象征,代表极高的荣誉。
- 猰㺄:传说中的猛兽,用以比喻国家的危机。
- 白羽:指白色的羽毛,象征轻松和从容。
- 云母:一种矿石,象征光辉和美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孚,元代诗人,与同时期的许多文人一样,关注政治与社会现象。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元代,正值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回顾汉唐以来的宰相,表达对理想政治家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古代的宰相为切入点,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的思考与忧虑。开篇提到的“典午叔世失纲纽”,直接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失序的看法。紫髯老奴的形象则揭示了权臣的贪婪与阴险,这种对权力的渴望使得国家陷入危机。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谢公的形象,反映出政治人物的荣光与短暂,强调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诗中提到的“九十六万猰㺄吼”更是将国家的危机形象化,展现出社会动荡的局面。
随着诗歌的深入,白羽与酒的意象则表现出一种从容与淡然,似乎在嘲讽那些急功近利的政治行为。最后,诗人以“谁能白刃在颈时,正色毅然以死守”来呼应前文,强调真正的忠臣应在危急时刻展现出坚定的信念与气节。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宰相的期待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忧虑,显示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典午叔世失纲纽:当权者失去了治国的纲领,暗喻政治混乱。
- 紫髯老奴垂涎久:描绘贪婪的臣子,象征对权力的渴望。
- 谢公笑麾九锡文:谢安的荣耀与权势,但也暗示了短暂。
- 姑熟一夜骨已朽:历史的无情,荣华富贵瞬息万变。
- 继以草付臣又土:国家的命运交给不堪重负的臣子。
- 九十六万猰㺄吼:形象化的国家危机,暗示外敌的威胁。
- 白羽从容别墅棋:描绘一种从容与优雅,反映出对局势的淡然。
- 破贼只在一尊酒:表达出安逸与享乐中隐藏的危机。
- 长淮西风夜鹤鸣:夜景描绘,营造出宁静与思考的氛围。
- 坐阅兵车见云母:士兵与权力的象征,警示人们要保持警惕。
- 自古医国到危殆:强调历史上,国家危机往往能见英雄。
- 始见擎天活人手:真正的英雄是拯救国家的希望。
- 谁能白刃在颈时:质疑在危急时刻能否保持信念。
- 正色毅然以死守:强调忠诚与气节的重要性。
- 如公信是社稷臣:将忠臣与理想的政治家结合。
- 定论要期千载后:真正的价值与评价需时间来检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国家的危机比作妖怪的咆哮,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白羽、云母等意象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家的渴望与对现实政治的深刻反思,强调历史教训与忠诚气节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意象分析
- 权力与贪婪:紫髯老奴象征对权力的渴求,反映社会对权力的复杂态度。
- 历史的无情:谢公的形象代表了历史人物的荣光与短暂,暗示人生无常。
- 忠诚与气节:白刃悬颈象征在危急时刻的坚守信念,表现出忠臣的气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紫髯老奴”主要象征什么?
- A. 忍耐
- B. 贪婪
- C. 友情
- D. 智慧
-
填空题:诗中“白羽从容别墅棋”描绘了一种__的状态。
-
判断题: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积极的。 (对/错)
答案
- B
- 从容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孚的《野庄公与孚论汉唐以来宰相有王佐气象得四人焉》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思考,但陈孚更多强调历史教训与现实的艰难,而王安石则侧重于个人理想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汉唐宰相与政治文化》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