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叹名利》
时间: 2025-01-04 10:50: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叹名利
作者: 马钰 〔元代〕
利惹心猿,名牵意马,无昼无夜奔驰。
波波劫劫,来往没休期。
一向贪饕越煞,心劳役形苦神疲。
休迷执,一个口里,插得几张匙。
堪嗟虚幻事,妻男走骨,自己行尸。
又何须相爱,相恋相随。
好把轮回趋躲,早参禅访道寻师。
长生话,有些微妙,端的上天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深刻思考。名利像是心中惹来的猿猴,牵动着意念如马不断奔驰,白天黑夜都在追逐。生活在此波澜起伏中,来去无休,始终难以停歇。过去我贪求享乐,劳心劳力,最终导致身心疲惫。不要再执迷于这些,一个嘴里装着几把钥匙又有什么用呢?感慨这些虚幻之事,妻子和儿女如同行尸,自己也在无意识中度过。又何必执着于相爱和相随呢?不如躲避这种轮回,早日参禅寻道,追求真正的智慧,才能登上通往长生的天梯。
注释
- 心猿:指心绪不宁,像猿猴般四处游荡。
- 意马:意念如马,难以控制。
- 波波劫劫:形容生活中的波折频繁,多次劫难。
- 贪饕:贪婪地追求享乐。
- 行尸:形容无意识的状态,像行尸走肉。
- 轮回:佛教用语,指生死循环。
- 天梯:象征通往高层次智慧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作品常反映对人生、名利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风格多具有哲理性,常常探讨人性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之时。作者借此表达对名利的无奈与思考,提醒人们不要被外在的名利所迷惑,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满庭芳 叹名利》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与形象,深刻揭示了名利对人心的牵引与困扰。诗中“利惹心猿,名牵意马”,形象地描绘出追求名利所带来的内心不安。诗人用“无昼无夜奔驰”展现了这种追逐的无休止,令人感到疲惫与无奈。
紧接着,诗人反思过去的贪婪与劳累,提出了对虚幻事物的感慨,指出家庭关系的表面化和自己的无意识状态,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这种反思不仅是对个人的告诫,也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提出了超越名利的智慧追求,强调了修行与内省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参禅寻道来超脱世俗,回归内心的宁静,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颇为流行,反映出一种对自我修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名利的反思诗,更是一种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利惹心猿,名牵意马:名利的追求使得人的心思如猿猴般不定,意念如马般难以控制。
- 无昼无夜奔驰:追逐名利的过程没有休息,无论白天黑夜都在奔波。
- 波波劫劫,来往没休期:生活的波折频繁,来往之间没有尽头。
- 一向贪饕越煞:过去一直贪求享乐,越发加重了疲惫。
- 心劳役形苦神疲:内心的劳累与身体的疲乏交织在一起。
- 休迷执,一个口里,插得几张匙:不要再执迷于名利,这些所谓的钥匙其实无用。
- 堪嗟虚幻事:感慨这些虚幻的事物。
- 妻男走骨,自己行尸: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薄,自己也如同行尸走肉。
- 又何须相爱,相恋相随:提出对爱情的疑问,认为不再必要。
- 好把轮回趋躲,早参禅访道寻师:建议人们躲避轮回,寻求禅道。
- 长生话,有些微妙,端的上天梯:提到对长生的探讨,隐含深奥的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绪比作“心猿”,意念比作“意马”,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纷扰。
- 对仗:如“无昼无夜”“来往没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形式,强调名利的困扰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名利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追求,倡导人们超越世俗的束缚,寻找真正的自我与生命的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心猿:象征内心的纷扰与不安。
- 意马:象征意念的奔放与难以控制。
- 波波劫劫:象征生活中的波折与困扰。
- 虚幻事:象征名利与世俗的虚幻,缺乏实质。
- 天梯:象征通向智慧与永生的道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心猿”指的是什么?
- A. 心中烦躁不安的状态
- B. 一种动物
- C. 一种乐器
-
诗人认为追求名利的结果是?
- A. 心灵的宁静
- B. 身心的疲惫
- C. 财富的增加
-
诗中提到的“轮回”主要指的是什么?
- A. 生死循环
- B. 物质的追求
- C. 事业的发展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表达对人生与故乡的思考。
- 《登高》 - 杜甫:反思个人命运与历史的沧桑。
- 《与朱元思书》 - 陶渊明:探讨人生的价值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同样探讨人生与自然,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叹,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对比两首诗,马钰的《满庭芳》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对名利的批判,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