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时间: 2024-09-19 20:43: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四海烟尘,一棹风波,经行路难。
幸儿孙满眼,布帆无恙,夫妻白首,青镜犹团。
笠泽西头,碧山东畔,又与梅花共岁寒。
新年好,有茅柴村酒,荠菜春盘。
帝人莫笑儒酸。已烂熟思之不要官。
任伏波强健,驱驰鞍马,磻溪遭遇,弃掷渔竿。
霜满朝靴,雷鸣衙鼓,何似农家睡得安。
闲亭里,唤山童把盏,野老交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四面八方的烟尘和风波,出行的道路十分艰难。然而,看到儿孙满眼,船帆安然无恙,夫妻携手到老,镜中映照仍是团圆的景象,心中不禁感到欣慰。在笠泽的西头和碧山东的畔边,梅花又与岁寒相伴。新年快乐,村里的茅柴酒和春天的荠菜盘皆令人欢喜。帝王们不要笑我过于书生气,已然熟悉这些思绪不再追求官职。任凭伏波将军强健,奔驰骏马,磻溪的遭遇我宁愿抛弃渔竿。早晨的靴上满是霜,雷声震耳的鼓声又何能比得上农家能安稳入睡?在闲亭里,呼唤山间的童子来斟酒,和乡里的老人共聚欢庆。
注释:
- 烟尘:指战乱或动荡带来的烦嚣和困扰。
- 布帆:指扬起的船帆,象征着航行的顺利。
- 青镜:指镜子,寓意夫妻恩爱,岁月无痕。
- 茅柴村酒:农村酿造的简单酒,代表着乡土情。
- 儒酸:指书生气,过于书卷气的态度。
- 伏波:指汉朝名将伏波将军,象征英雄豪杰。
- 磻溪:指古代名地,这里用作比喻遭遇的无奈。
- 农家:象征安稳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应芳,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豪放,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生活的描绘,表达出对安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官场的厌倦。
诗歌鉴赏:
《沁园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安稳生活的珍视与对社会动荡的反思。开篇的“四海烟尘,一棹风波”便点明了外部环境的艰难,而接下来的“幸儿孙满眼,布帆无恙”则转向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此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也蕴含了对家庭的珍重。
“霜满朝靴,雷鸣衙鼓,何似农家睡得安”,表现出诗人对官场喧嚣的不屑与对农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真实、平和生活的追求。这种对比体现了人们在动荡中对传统乡土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突显了人生态度的智慧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海烟尘,一棹风波:在外的尘世喧嚣与艰难的旅程。
- 幸儿孙满眼:看到家中儿孙,心中充满欣慰。
- 夫妻白首:夫妻携手到老,岁月无痕。
- 青镜犹团:象征家庭团圆,表达对家庭的珍视。
- 笠泽西头,碧山东畔:描绘自然景色,寄托情感。
- 新年好,有茅柴村酒:新年快乐,享受乡村的简单快乐。
- 帝人莫笑儒酸:对世俗的无奈与自嘲,强调内心的真实。
- 任伏波强健:即便英雄豪杰也无法改变自己的遭遇。
- 霜满朝靴,雷鸣衙鼓:描绘官场的喧嚣,与宁静的农家生活形成对比。
- 闲亭里,唤山童把盏:在闲适的环境中,享受简单的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经历。
- 对仗:句子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象赋予人情,增添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对传统乡土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喧嚣官场的厌倦与对家庭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尘:象征动荡、困扰。
- 布帆:象征顺利、希望。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寄托对岁寒的坚持。
- 茅柴村酒:象征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布帆”象征什么?
- A. 旅行的艰难
- B. 船帆的顺利
- C. 家庭的团圆
- D. 官场的喧嚣
-
“霜满朝靴”描绘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 B. 官场的疲惫
- C. 自然的冷酷
- D. 家庭的温暖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动乱的感慨与对乡土的思念,情感更为沉重。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以自然景物描绘乡村生活,情感更为轻快。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