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宣抚王巨川》

时间: 2025-01-01 15:33:33

旌旗猎猎马萧萧,北望燕师渡石桥。

万里欲行沙漠外,三春遽别海山遥。

良朋出塞同归雁,破帽经霜更续貂。

一自玄元西去后,到今无似北庭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宣抚王巨川
丘处机

旌旗猎猎马萧萧,
北望燕师渡石桥。
万里欲行沙漠外,
三春遽别海山遥。
良朋出塞同归雁,
破帽经霜更续貂。
一自玄元西去后,
到今无似北庭招。

白话文翻译:

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马儿也悲鸣着。
我向北望去,看到燕国的军队正在渡过石桥。
我想要走出万里,去到沙漠之外,
可是三春之际,匆匆别离,海和山都遥远无比。
老朋友如雁归来,出塞而归,
即使破帽经霜,也要继续穿戴貂皮。
自从玄元道士西去以后,
到现在再没有人能像北庭的招待一样热情。

注释:

  • 旌旗猎猎:指战旗在风中飘扬的声音,形容军队的气势。
  • 燕师:指燕国的军队。
  • 渡石桥:渡过石桥,象征着行军或出征。
  • 万里欲行:想要远行万里,表达对远方的向往。
  • 三春遽别:春天匆匆分别,表现离别的急迫与无奈。
  • 良朋出塞:指老朋友如雁归来,形容友情的珍贵。
  • 破帽经霜:形容经历风霜的帽子,暗喻生活的艰辛。
  • 玄元:道教尊神,象征高深的道理。
  • 北庭招:北庭为北方的招待,象征着热情的款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丘处机(1148-1227),字处机,号隐元,元代著名道士和诗人,创立全真教之一派。他经历了南宋的灭亡和元朝的建立,长期游历,兼修道教与文学。

创作背景:本诗是丘处机对朋友王巨川的回应,表达了他对战乱与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答宣抚王巨川》是一首典型的古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战乱的忧思和对友情的珍重。诗的开头用“旌旗猎猎马萧萧”形象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氛围,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情感。接着,诗人向北望去,看到燕国的军队正在渡过石桥,这不仅传达出对战事的关注,更暗含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在“万里欲行沙漠外,三春遽别海山遥”这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远行的心情,同时又感受到离别的悲伤,令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友情的美好与坚韧,尽管生活艰辛,但破帽经霜的朋友依然愿意继续携手向前,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最后,诗人提到“自从玄元西去后”,感叹自古道士西去后,再无如北庭般的热情款待,既反映了对友人的怀念,也隐含了对过往生活的追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丘处机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出军队的景象,表现了动荡的局势。
    • 第二联通过“渡石桥”引出对战争的反思与忧虑。
    • 第三联表现了对远行的渴望与离别的痛苦。
    • 第四联则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坚韧。
    • 最后两句总结了对逝去往事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和排比,如“旌旗猎猎马萧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 通过意象的对比(如“良朋”与“破帽”),展现了友情在艰难环境中的珍贵。
  • 主题思想

    • 诗歌深刻反映了战乱中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旌旗:象征战争与动荡,反映了历史背景。
  • :代表军队与战斗,暗示了不安定的社会环境。
  • :象征友情的相聚与离别,寓意深远。
  • 破帽:象征生活的艰苦,但也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旌旗猎猎”的意思是? a) 友情的信物
    b) 战旗飘扬
    c) 天空的云彩
    答案:b

  2. “万里欲行沙漠外”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战斗的渴望
    b) 对远方生活的向往
    c)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玄元”指的是? a) 道教的神明
    b) 一位伟大的诗人
    c) 一种美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岳阳楼》 王勃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比较丘处机的《答宣抚王巨川》与王勃的《登岳阳楼》,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但丘处机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友情,而王勃则侧重于国家兴亡与个人的命运。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丘处机与全真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