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甲辰季秋,与夏颐贞同在吴门,屡有》
时间: 2025-01-04 10:01: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子》
甲辰季秋,与夏颐贞同在吴门,屡有
人罗仲达以节物为具,同席数人,意颇欢适。
乙巳九日,在九山之东泗水上,酒兰散步,
夕阳依依,风在望,兴怀往事,不能无述,
未知明年又在何处。驹隙如驰,行乐能几,
所谓难逢开口唉也记年时满城风雨,
姑苏台下重九。客楼已办登临屐,
曾为好山回首。延伫久。望翠壁嶙峋,
闲却题诗手。相逢野叟。强笑折黄花,
乱簪乌帽,来与共尊酒。流光去,
肯为闲人宿留。惊心节序依旧。
西风只知么吹蓬鬓,病骨尚堪驰骤。
官渡口。便拟唤扁舟,往问江潭柳。
明年健否。纵世故无情,未应迟暮,
孤负此时候。
白话文翻译:
在甲辰年的秋季,我和夏颐贞同在吴门,常常有朋友罗仲达以节日的物品为宴,和我们同席,心情颇为欢适。乙巳年的重阳节,在九山东边的泗水上,饮酒游玩,夕阳依依,微风轻拂,兴起怀念往事,无法不提到,明年又会身处何地。岁月如驹,乐趣能有几许,难得相逢,令人感叹。记得当年满城风雨,姑苏台下重阳的盛况。客楼已经备好登高的鞋子,曾经为了美好的山水回首,驻足良久。望着翠绿的山壁,慢慢放下手中的诗笔。遇到了一个老者,强笑着折下黄花,乱簪着乌帽,来与我共饮美酒。光阴流逝,难道肯为闲人留宿?令人惊心的节序依旧。西风只知道轻轻吹拂我的白发,病骨仍能奔走。来到官渡口,便想呼唤小舟,去问江边的柳树,明年会否安康。即使世事无情,也未必会迟暮,莫辜负这个美好的时光。
注释:
- 罗仲达:指罗贯中,著名的文学家,诗中用其名作为朋友的代称。
- 乙巳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象征着长寿与团聚。
- 姑苏台:指苏州的高台,重阳节时人们常登高望远,抒发情怀。
- 西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西风吹拂着白发,暗示着衰老与岁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亨贞(约1260-1340),元代诗人,善于描写山水,情感细腻,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甲辰秋季,反映了作者与友人欢聚的情景,寄托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摸鱼子》是一首典型的元代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友情、时光与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开篇提及重阳节,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氛围,随后转入对往事的回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诗中多处描绘自然景物,如夕阳、微风、翠壁等,既增添了诗的画面感,又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共鸣。诗的最后,虽然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表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强调即使世事无情,也应珍惜眼前的时光。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元代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甲辰季秋:暗示时节,表明诗歌的背景。
- 与夏颐贞同在吴门:提到与友人共度时光,表现友谊的重要性。
- 酒兰散步,夕阳依依:描绘悠闲的生活场景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 驹隙如驰,行乐能几:感叹时间流逝得快,乐趣难得。
- 西风只知么吹蓬鬓:用西风比喻时间的流逝,感叹衰老。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西风只知么吹蓬鬓”),拟人(如“流光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节日、自然、友人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强调了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生命的短暂。
- 黄花:象征着秋天的景象,以及对往昔的怀念。
- 西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春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
诗人在何处与朋友聚会?
A. 吴门
B. 北京
C. 杭州 -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时间的流逝
C. 喜悦的心情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甫的《登高》与邵亨贞的《摸鱼子》,两首诗皆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为沉重,邵亨贞则在忧伤中带有一丝乐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选读》
- 《邵亨贞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