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潇洒衡茅下,岁寒同此君。
幸遗山水窟,得离虎狼群。
有酒怀元亮,无才拟子云。
寓形随分已,何用强求闻?
白话文翻译:
在这潇洒的衡茅下,寒冬时节我与这位高洁的君子相伴。
幸好留下这美丽的山水洞穴,得以远离那些虎狼般的丛林。
有酒可以怀念元亮(指东汉的文学家阮籍),我自己却没有才华去比拟子云(指古代诗人屈原)。
我的身形随分而安,何必强求外界的赞闻?
注释:
- 潇洒:形容清俊洒脱。
- 衡茅:指用茅草搭成的简陋房屋,代表隐逸生活。
- 岁寒:指寒冷的冬天,象征坚贞不屈。
- 虎狼群:比喻险恶的环境或人群。
- 元亮:阮籍的字,代表才华横溢。
- 子云:指屈原,古代著名的诗人。
- 寓形随分:意指身处环境而顺应其分,不强求。
- 强求闻:意指追求外界的声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1359),字仲明,号寒泉,元代诗人、画家。他以山水画著称,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自谦的姿态抒发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冕隐居山林之际,表现了他对喧嚣尘世的逃避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酒的吟咏与对古人文才的自谦,表达了他对个人才华与社会评价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次古诗韵 其二》展现了王冕超然脱俗的隐逸情怀。诗的开头以“潇洒衡茅下”描绘了他在山林中的悠闲生活,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岁寒同此君”则暗示在寒冷的环境中,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显得更加温暖与亲切。接着,王冕通过“幸遗山水窟”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环境的珍惜,进一步强调了远离“虎狼群”的重要性,反映出他对社会险恶的警惕与逃避。
在后两句中,诗人以酒怀念古人,显示出对文化传承的敬意,但同时也自谦地承认自己的才华不足。最后一句“寓形随分已,何用强求闻?”更是将整首诗的思想推向高潮,强调了顺应自然、随缘而生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他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与自我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潇洒衡茅下:描绘诗人生活环境的潇洒与自在。
- 岁寒同此君:通过寒冷的季节强调与志同道合者的情谊。
- 幸遗山水窟:表达对隐逸之处的珍惜。
- 得离虎狼群:强调远离纷扰世俗的渴望。
- 有酒怀元亮:通过酒与古人的联系,表达对文化的追忆。
- 无才拟子云:自谦,承认自己与古代诗人相比的差距。
- 寓形随分已:强调顺应自然与环境的生活态度。
- 何用强求闻:质疑追求外界赞誉的必要性。
修辞手法:
- 对比:将隐逸生活与喧嚣环境进行对比,突出隐逸的价值。
- 比喻:用“虎狼群”比喻险恶的人际关系。
- 自谦:通过提及古人来展现自我评价的谦逊。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强调了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同时对社会名利的淡然态度,展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衡茅:象征隐逸与自然。
- 岁寒:代表坚贞与不屈的精神。
- 虎狼群:比喻险恶与竞争。
- 酒:代表文化、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冕的“潇洒衡茅下”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 B.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 C. 对社会的失望
-
“虎狼群”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环境
- B. 友好的社交圈
- C. 险恶的人际关系
-
诗中提到的“元亮”和“子云”分别指代谁?
- A. 阮籍和屈原
- B. 李白和杜甫
- C. 苏轼和辛弃疾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王冕的诗更注重隐逸与内心的追求,而李白则强调与月共饮的豪放与孤独。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均反映出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