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鹧鸪
作者: 王哲 〔元代〕
争似休休事事忘。
虚无境内觅清凉。
若是会探潭底月,
便教认得雪中霜。
共我为邻住洞房,
凭作伴爇心香。
不日修成功与行,
骑鸾跨凤入仙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俗事物的淡然态度,似乎更倾向于忘却这些琐事。在虚无的境界中寻求清凉的感觉。如果能够探索潭底的月影,便能领悟雪中的霜。希望能与你为邻,住在洞房,共同点燃心香。不久的将来,就能修成正果,骑着神鸟进入仙境。
注释:
- 争似:何必、为何不。
- 休休:休息、放松。
- 虚无境内:一种无物无我的境界。
- 潭底月:指水中倒影,象征内心的清净。
- 雪中霜:象征清冷和纯净。
- 洞房:象征隐秘的居所,常用来指代夫妻的生活。
- 心香:心中的美好情感,或指香火。
- 骑鸾跨凤:比喻飞升成仙,达到超凡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可能借此诗表达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逃避。
诗歌鉴赏:
《瑞鹧鸪》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展示了内心对清静与超脱的渴望。开篇的“争似休休事事忘”传达出一种对繁琐事务的无奈与放下,紧接着诗人以“虚无境内觅清凉”的意象,展现了他内心对于一种超脱于世的境界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潭底月”与“雪中霜”则象征着清澈与纯净,暗示着内心的明澈与宁静。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希望能与之共度清静的生活,点燃心中的香火,象征着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交融。最后,诗人展望未来,期待能修成正果,骑着神鸟进入仙乡,这一意象不仅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更是对自我修炼与超越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脱,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与美好的情感展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争似休休事事忘:为何不放下世事,追求内心的宁静。
- 虚无境内觅清凉:在无物无我的境界中,追寻清凉的感觉,表达一种禅意。
- 若是会探潭底月:如果能够探寻内心的真实与深邃。
- 便教认得雪中霜:才能领悟到世事的真相与清净。
- 共我为邻住洞房:希望与理想的伴侣共处一室,享受宁静的生活。
- 凭作伴爇心香:共同点燃心中的香火,象征情感的交融与寄托。
- 不日修成功与行:期待不久之后能够修成正果,达到理想的境界。
- 骑鸾跨凤入仙乡:象征着飞升与超越,追求理想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潭底月”与“雪中霜”作为内心清净与世事真相的比喻,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比较工整,特别是在意境与情感的对比上。
- 象征:骑鸾跨凤象征着理想生活与超脱的追求,富有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然与逃避,同时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精神寄托的渴望。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虚无: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潭底月:象征内心的真实与清晰。
- 雪中霜:象征清冷与纯净的真相。
- 洞房:象征情感寄托与生活的理想。
- 心香:象征美好的情感与精神的寄托。
- 鸾凤:象征飞升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争似休休事事忘”意思是什么? A. 不在乎世事
B. 忘记所有烦恼
C. 不必在意琐事
D. 一切都无所谓 -
“骑鸾跨凤入仙乡”中“鸾”和“凤”象征什么? A. 权力与财富
B. 理想与超脱
C. 爱情与婚姻
D. 友情与快乐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瑞鹧鸪》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更强调内心的淡然与超脱,后者则展现了豪放与洒脱的情感;而陶渊明的诗作则更注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三者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哲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诗词中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