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周曾秋塘图
水禽容与满晴溪,
折苇枯荷澹夕晖。
安得扁舟江上去,
烟波相对两忘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塘边图景,水禽悠闲地栖息在阳光明媚的溪水中,捡起折断的芦苇和枯萎的荷花,夕阳的微光洒在水面上,景色宁静而美好。诗人渴望能乘一只小舟,荡漾在江面上,任凭烟波浩渺,与世无争,忘却尘世的繁杂。
注释:
- 水禽:水边栖息的鸟类,这里指代悠闲的鸟。
- 容与:悠闲自在。
- 折苇:采摘折断的芦苇。
- 澹:淡泊,宁静。
- 安得:怎么能。
- 扁舟:小舟,形状扁平的小船。
- 江上去:向江面上漂去。
- 烟波:波光粼粼,烟雾缭绕的水面。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扁舟江上”这一意象常见于古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纷争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源道,元代诗人,生于元英宗时期,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常流露出对世事的淡泊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秋天的一次游览中所作,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源道的《题周曾秋塘图》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场景。诗中的水禽在晴朗的溪水中悠然自得,传达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诗的前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而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烦扰的超然。尤其是“安得扁舟江上去”,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渴望,更寄托了诗人想要逃离尘世的情怀。整首诗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秋塘的静美及诗人内心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水禽容与满晴溪:描绘水禽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生活,展现了自然的和谐。
- 折苇枯荷澹夕晖:写到诗人用芦苇和枯荷作伴,夕阳的柔光让一切显得宁静。
- 安得扁舟江上去:表达了诗人对乘舟游江、遨游自然的渴望。
- 烟波相对两忘机:幻想在烟波浩渺中与世无争,忘却世俗的烦恼。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水面上的烟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 拟人:水禽的悠闲态度,使自然有了生动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对宁静与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水禽: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 秋塘:代表宁静、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扁舟:象征追求自由与逃避尘世的工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水禽是在什么环境中?
- A. 暴风雨中
- B. 晴朗的溪水中
- C. 冰冷的河流里
-
诗人希望乘扁舟去哪里?
- A. 大山深处
- B. 江上
- C. 繁华的城市
-
“安得扁舟江上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自然的向往
- C. 对人际关系的烦恼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与李源道的《题周曾秋塘图》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动感,而李源道则更注重静谧的情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李源道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