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巫山一段云 松鹤峰
作者: 赵孟頫〔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枫鹤堆岚霭,阳台枕水湄。
风清月冷好花时。
惆怅阻佳期。
别梦游蝴蝶,离歌怨竹枝。
悠悠往事不胜悲。
春恨入双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的美丽景色,枫树与白鹤在云雾中交织,阳台静静地靠在潺潺流水的边缘。清风拂面,月光冷淡,正是赏花的佳时节。然而,心中却满是惆怅,无法与心爱的人相聚。梦中似乎化作了蝴蝶,然而离别的歌声却如同怨恨的竹枝。往日的种种回忆让人感到无比悲伤,春天的怨恨仿佛化作了眉头上的皱纹。
注释:
- 枫鹤:指枫树和白鹤,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色。
- 岚霭:指山间的云雾,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阳台:诗中指的是一种高台,通常用来观景。
- 佳期:美好的相聚时光。
- 别梦:指离别后的梦境,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
- 竹枝:竹子,诗中象征了离别的哀愁。
- 双眉:比喻心中的愁苦。
典故解析:
- 巫山云雨:出自《离骚》,常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诗中提到的巫山正是与爱情相关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浩然,元代著名书画家和诗人,擅长山水画,书法被誉为“北宗”。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巫山一段云》创作于赵孟頫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感怀。在元代的社会背景下,诗人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离别,情感愈加细腻而深沉。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巫山的山水之美,开篇的“枫鹤堆岚霭”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境界。诗人用枫树与白鹤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梦境之中。接下来的“阳台枕水湄”,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出一种静谧美好的生活状态。
然而,随着“风清月冷好花时”的到来,诗中的情感却逐渐转向惆怅,诗人对佳期的阻碍和离别的哀伤在此刻显得格外明显。特别是“别梦游蝴蝶,离歌怨竹枝”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对往事的无奈与追忆,蝴蝶象征着自由与美好,而竹枝则带有一丝忧伤的气息,象征着失去与离别。
最后两句“悠悠往事不胜悲,春恨入双眉”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春天本应是充满希望与生机的季节,但在诗人的内心,却化作了深深的愁苦与怨恨。全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与深沉的情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让读者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枫鹤堆岚霭:描绘出枫树和白鹤在云雾中交织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阳台枕水湄:阳台静静地靠在水边,增添了宁静和优雅的气息。
- 风清月冷好花时:清风和冷月让人感到宜人,正是观赏鲜花的好时节。
- 惆怅阻佳期:心中的惆怅使得美好的聚会变得遥不可及。
- 别梦游蝴蝶,离歌怨竹枝:梦中的蝴蝶象征自由的美好,而离别的歌声则是对往事的惋惜。
- 悠悠往事不胜悲:回忆往事,令人感到无比的悲伤。
- 春恨入双眉:春天的怨恨化作眉头的愁苦,表达出内心的深沉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别梦游蝴蝶”,用蝴蝶比喻梦中的美好。
- 对仗:如“离歌怨竹枝”,前后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描写风、月等自然元素的清冷,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巫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对过去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现了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枫鹤: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阳台:象征高远与观望,暗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蝴蝶:象征自由与美好,但也暗示着短暂与离别。
- 竹枝:象征忧伤与思念,表达离别的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枫鹤堆岚霭”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热闹的集市
- B. 朦胧的山水
- C. 繁华的城市
-
“惆怅阻佳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满足
-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 A. 排比
- B. 拟人
- C. 比喻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情感。
- 《离骚》(屈原):探讨了爱情与命运的主题,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巫山一段云》: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怀念,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巫山一段云》则更关注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赵孟頫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