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时间: 2025-01-06 06:08: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霭霭度春空。长妒花阴月影中。曾为清歌还少驻,匆匆。变作春前喜气浓。一笑为谁容。只许幽人出处同。却恐等闲为雨后,东风。吹过巫山第几峰。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天空朦胧而明亮,花影和月影交织在一起,长久以来都令人嫉妒。曾经的清歌虽不常驻,转瞬即逝,如今却化作春天的浓厚喜气。微笑究竟是为谁而容呢?只允许幽居的人与我同游。唯恐平常的雨后东风,轻轻吹过巫山的几座峰头。
注释:
- 霭霭:形容春天的雾气,朦胧而柔和。
- 嫉妒:在此形容对花影和月影的羡慕之情。
- 清歌:指美妙的歌曲。
- 匆匆:形容时间的迅速流逝。
- 幽人:隐居的人。
- 巫山:指巫山,地理名胜,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野,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时期,正值社会变革,文人多以诗词表达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张野在此背景下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开头“霭霭度春空”便渲染出一种朦胧的春日氛围,给人以清新而又温柔的感受。诗中提到的“花阴月影”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嫉妒与羡慕,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无奈。接下来的“曾为清歌还少驻,匆匆”则揭示了时光流逝的无情,曾经的美好似乎不再常驻,转而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而后“变作春前喜气浓”则是情感的转折,尽管时光匆匆,但春天的气息依然浓厚,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最后的“只许幽人出处同”则表明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丽,同时也隐含了对孤独的思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霭霭度春空”:春天的天空中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长妒花阴月影中”:花影与月影的美丽常常令诗人感到嫉妒。
- “曾为清歌还少驻,匆匆”:曾经的美好时光如歌声般短暂而匆忙。
- “变作春前喜气浓”:虽然时光飞逝,但春天的气氛依然浓厚。
- “一笑为谁容”:微笑的背后,诗人思考着自己微笑的对象。
- “只许幽人出处同”: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共享这份宁静。
- “却恐等闲为雨后,东风”:担心普通的春风会轻易吹过美丽的巫山。
- “吹过巫山第几峰”:巫山的美丽在春风吹拂下,显得格外迷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匆匆流逝的歌声,形象生动。
- 拟人:将春天的气息与情感结合,营造出温暖而亲切的氛围。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节奏感更强,韵律感十足。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孤独的思考,体现了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空: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 花阴月影:代表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对美的追求。
- 幽人:象征着追求内心宁静的人,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 巫山: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霭霭”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天空
B. 朦胧的云雾
C. 清澈的河流 -
诗人对于“花阴月影”的感情是? A. 喜爱
B. 嫉妒
C.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幽人”指的是? A. 热闹的人
B. 隐居的人
C. 旅行的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张野的《南乡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张野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