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
燕麦青青。
大河西畔短长亭。
日落子规啼不住。
征帆去。
蜀水秦山无尽处。
白话文翻译:
燕麦长得青青翠翠,
在大河西边有几座高低不平的亭子。
夕阳西下,子规鸟不停地啼叫。
远去的征帆,
蜀水秦山的景色无尽无休。
注释:
- 燕麦:一种植物,指的是燕麦作物,颜色青翠。
- 短长亭:形容亭子的高低不平,或许有短的亭子和长的亭子。
- 子规:指杜鹃鸟,特别以其啼叫声而闻名。
- 征帆:出征的船帆,象征远行或旅途。
- 蜀水:指蜀地的水,常指四川的河流。
- 秦山:指秦岭山脉,象征遥远壮丽的山景。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蜀水秦山”不仅是地理上的描绘,也蕴含着历史文化的象征。蜀地以美丽的山水著称,秦山则带有古老的历史底蕴,二者结合,传递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春霖,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某次旅行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惆怅。社会环境上,清代正值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寄托了对和平安宁的向往。
诗歌鉴赏:
《南乡子》是一首典型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旅途的哲理思考。整首词以“燕麦青青”开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氛围,令人感受到初春的气息。接着描绘了大河边的亭子,不同高度的亭子象征着生活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日落时分子规鸟的啼叫,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含着离别的伤感。最后一句“征帆去,蜀水秦山无尽处”,更是将诗人的思绪推向远方,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无尽追寻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全诗在意象上交融了自然与人生,情感上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离别的感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燕麦青青:描绘春天的生机,给人以希望的感觉。
- 大河西畔短长亭:展现出自然的多样性和人文的结合,闲适的生活气息。
- 日落子规啼不住:夕阳西下,时光流转,子规的啼叫伴随着离愁。
- 征帆去:象征远行,暗含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
- 蜀水秦山无尽处:展现辽阔的自然景观,引发人对人生无限可能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受相结合,增加了诗的深度。
- 拟人:子规鸟的啼叫仿佛在诉说离别的情感,让人倍感亲切。
- 对仗:如“短长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惆怅。
意象分析:
- 燕麦:象征生机与希望。
- 短长亭:表现生活的多样性与不平衡。
- 子规: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情感。
- 征帆:象征人生的旅途与探索。
- 蜀水秦山:表现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的厚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杜鹃
C. 燕雀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爱情
B. 自然与人生
C. 战争 -
“征帆去”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 离别与期待
B. 回家
C. 旅行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南乡子》在主题上都有对人生的感慨和自然的描绘,但杜甫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而蒋春霖则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自然的欣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