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木随寒暑,殊方荣悴同。
苇花兼露白,柽叶未霜红。
日月双飞鸟,江湖一病翁。
晚来沙屿上,愁坐独书空。
白话文翻译:
草木随着寒冷与炎热的变化而生长,虽然地方不同,但荣枯都是一样的。芦苇花在露水的映照下显得洁白,柽树的叶子还未被霜冻染红。日月如同双飞的鸟儿,江湖上有一位病弱的老人。傍晚时分,我独自坐在沙滩上,愁苦地写着空虚的感受。
注释:
- 草木:指植物,草与树木的统称。
- 寒暑:寒冷与炎热,指四季的变化。
- 殊方:不同的地方。
- 荣悴:植物的繁茂与枯萎。
- 苇花:指芦苇的花。
- 兼露白:在露水的映衬下显得白皙。
- 柽叶:柽柳的叶子。
- 未霜红:尚未被霜冻的红色。
- 双飞鸟:比喻日月的变幻。
- 江湖:指水域,江河湖泊的统称。
- 病翁:指年老多病的老人。
- 沙屿:沙滩和小岛。
- 独书空:独自写作,表达内心的空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燧,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哲理见长。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常有孤独与思索的情绪。
创作背景:
《舟达黄溪》创作于元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借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感受。在这首诗中,姚燧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自身的孤独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舟达黄溪》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流转的思索。开头两句“草木随寒暑,殊方荣悴同”以草木的荣枯变化引入,表现了自然的普遍规律,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地,生命都在不断循环。接下来的“苇花兼露白,柽叶未霜红”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一种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感觉。
然而,诗人随后转向内心的感受,“日月双飞鸟,江湖一病翁”,以飞鸟与病翁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健康流逝的深刻感悟。最后的“晚来沙屿上,愁坐独书空”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孤独的思考。这种情感在自然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深刻,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木随寒暑,殊方荣悴同:草木的生长与枯萎随季节变化,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它们的命运是一致的。
- 苇花兼露白,柽叶未霜红:芦苇花在露水的照耀下显得洁白,柽柳的叶子还没有被霜冻染红,描绘了清晨自然的美景。
- 日月双飞鸟,江湖一病翁:用“飞鸟”来比喻日月的交替,而“病翁”则传达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 晚来沙屿上,愁坐独书空: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坐在沙滩上,愁苦地写作,表达内心的空虚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日月双飞鸟”用飞鸟比喻日月,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 拟人:草木、飞鸟等自然元素被赋予情感,使整首诗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轮回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象征生命与自然的变化。
- 苇花:美丽而脆弱,代表着生命的瞬息万变。
- 柽叶:象征坚韧的生命力。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
- 病翁:表现人生的脆弱。
- 沙屿:孤独的象征,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日月双飞鸟”比喻了什么?
- A. 季节的变化
- B. 生命的脆弱
- C. 时间的流逝
- D. 自然的美丽
-
填空题:诗中的“晚来沙屿上,愁坐独书空”表达了诗人的_____情感。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苇花”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对/错)
答案:
- C
- 孤独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姚燧与杜甫在作品中都表现了对生命的沉思与自然的观察,但姚燧的诗更倾向于内心的孤独和哲理的探讨,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姚燧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