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事
姚燧 〔元代〕
致位丞疑地,夔龙伯仲间。
星当朝北斗,日已薄西山。
取谤因雠恶,贪权失丐閒。
此行虽铁甲,未足比惭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官场中艰难处境的感慨。面对权势,心中充满疑虑和不安。北斗星高挂,太阳已沉入西山,象征着时光流逝与权位的不易。名声因谣言受损,贪图权力而失去自由,这样的处境让人感到羞愧,尽管身披铁甲,却无法掩盖内心的惭愧。
注释:
- 致位丞:指的是对位高权重的丞相的敬称。
- 夔龙伯仲:比喻地位高低的比较,夔龙象征高贵。
- 星当朝北斗:指北斗星在天上,代表方向和指引。
- 日已薄西山:太阳已经西沉,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取谤因雠恶:因谣言和恶意中伤而受到指责。
- 贪权失丐閒:追求权力而失去自由和清闲的生活。
- 铁甲:象征保护和威严,暗指官职的外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燧,元代诗人,字子元,号静庵。他的诗风清新、质朴,擅长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可谓元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之际,诗人在经历个人的官场历练后,对权力与名声的感受愈发深刻。
诗歌鉴赏:
《感事》是一首充满忧思和自省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洞察。开头两句写对权势的疑虑,反映了作者身处高位但却心存不安的心理状态。接着,诗人用北斗星和西山的意象,表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暗示着权力的脆弱和个人名声的易损。后两句则揭示了贪权与失去自由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惭愧。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官场的无奈与反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致位丞疑地:表达了对权力地位的疑虑,暗示对官场的不信任。
- 夔龙伯仲间:通过高贵的比喻,展现出地位的比较与权力的象征。
- 星当朝北斗:北斗星象征着方向,暗指人生的指引与未来。
- 日已薄西山:西山的日落代表着权力的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取谤因雠恶:因为谣言和恶意的中伤而受到攻击,反映了官场的险恶。
- 贪权失丐閒:追求权力而失去安宁,揭示了官场的辛酸。
- 此行虽铁甲:即使身处高位,外表威严,内心却无比羞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夔龙象征地位的高贵,用铁甲象征官职的威严。
- 对仗:如“星当朝北斗,日已薄西山”,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北斗星与日落象征着权力与时间的流逝,深刻表达了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官场的复杂与个人的内心挣扎,表达了对权力与名声的深刻思考与反省,揭示了在权力面前人内心的脆弱与羞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斗星:象征方向与希望。
- 西山日落:象征时光流逝与权力的消逝。
- 铁甲:象征权威与外在的保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夔龙”象征什么? A. 地位高贵
B. 水的流动
C. 天空的星辰
答案:A -
“日已薄西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失落和惆怅
C. 快乐
答案:B -
诗人对权力的态度是: A. 渴望
B. 疑虑和惭愧
C.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感事》与《秋夕》: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感事》更侧重于官场的无奈,而《秋夕》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索。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姚燧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