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点绛唇
原文展示:
春雨如膏,最怜适与清明遇。
晚晴庭宇。画出樊川赋。
冉冉行云,低拂垂杨度。
春如许。乱花深处。
几点蔷薇露。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细雨像膏脂一样滋润,最令人怜惜的就是与清明节相遇。
傍晚的晴空,庭院中的景色如画,令人想起王维的《樊川诗》。
轻柔的白云缓缓移动,低低地拂过垂柳的枝条。
春天如此美好,在繁花似锦的深处,
几滴露水挂在蔷薇花上。
注释:
- 如膏:比喻春雨滋润,像膏脂一样丰润。
- 清明:指清明节,春季的节气,象征春暖花开的时节。
- 樊川赋:王维的《樊川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 冉冉:缓缓地,形容云彩的移动。
- 垂杨:垂柳,春天常见的树木,象征生机。
- 蔷薇:指蔷薇花,常与春天的美景相联系。
典故解析:
《樊川赋》出自王维之手,是描绘自然景色的经典之作,而“清明”不仅是节气的名称,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清明节前后,诗人借助春雨和晚晴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点绛唇》以春雨和晚晴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清新的氛围。开篇“春雨如膏”便以生动的比喻引人入胜,细雨滋润万物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力。接着提到“清明”,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随后,诗人转向庭院的景象,描绘了“晚晴庭宇”,让人联想到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傍晚,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最后几句“乱花深处,几点蔷薇露”则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令人倍感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雨如膏:春雨滋润而丰盈,给大地带来生机。
- 最怜适与清明遇:最让人怜惜的是春雨与清明节的相遇,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晚晴庭宇:傍晚的晴空和庭院,描绘出宁静的景象。
- 画出樊川赋:让人想起王维的《樊川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
- 冉冉行云:轻柔的云彩缓缓移动,增添了诗的意境。
- 低拂垂杨度:白云轻轻拂过垂柳,写出了春天的柔情。
- 春如许:春天如此美好,令人陶醉。
- 乱花深处:在繁花似锦的地方,暗示着自然的丰盈。
- 几点蔷薇露:几滴露水挂在蔷薇花上,写出了春天的清新和娇嫩。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雨“如膏”,形象地表现出春雨的滋润。
- 拟人:冉冉行云,赋予云朵以人的动作,增添了诗意。
- 对仗:如“晚晴庭宇”和“乱花深处”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细雨、晴空与花草,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生机与希望。
- 清明: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复苏。
- 垂杨:象征柔美与生命力。
- 蔷薇:象征爱情与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明”指的是哪个节气? A. 立春
B. 清明
C. 立夏
D. 秋分 -
“春雨如膏”中的“膏”指的是什么? A. 石油
B. 雪
C. 润泽的液体
D. 晶体 -
诗中描绘的“几点蔷薇露”是指什么景象? A. 蔷薇花上的露水
B. 蔷薇的香味
C. 蔷薇的颜色
D. 蔷薇的刺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王恽的《点绛唇》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王维的诗更注重于山水的静谧,而王恽则突出春天的生机与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