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直青山缺处是孤城》
时间: 2024-12-29 17:43: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直青山缺处是孤城
作者:王国维 〔近代〕
直青山缺处是孤城,倒悬浸明湖。
森千帆影里,参差宫阙,风展旌旟。
向晚棹声渐急,萧瑟杂菰蒲。
列炬严城去,灯火千衢。
不道繁华如许,又万家爆竹,隔院笙竽。
叹沉沉人海,不与慰羁孤。
剩终朝襟裾相对,纵委蛇,人已厌狂疏。
呼灯且觅朱家去,痛饮屠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城池,坐落在青山缺口处,湖水清澈倒映着其影。千帆在湖面上行驶,宫殿的轮廓参差不齐,风中旗帜飘扬。傍晚时分,划船的声音逐渐加快,萧瑟的风中夹杂着芦苇的声音。灯火辉煌的城市在远方,街道上灯火通明。繁华的景象竟是如此壮观,万家灯火中传来鞭炮声,而隔院传来乐声。叹息在这沉沉的人海中无人慰藉我的孤独。唯有在朝霞中与你相对,即使身心疲惫,人们也已厌倦了狂欢的浮躁。今晚我呼唤灯光,去寻找朱家,痛痛快快地喝一杯屠苏酒。
注释
- 孤城:指孤单的城池,暗示孤独的心境。
- 参差:形容不齐,不整齐。
- 棹声:划船时桨击水的声音。
- 严城:形容城池的坚固与威严。
- 笙竽:古代乐器,象征热闹的场合。
- 屠苏:一种传统节日饮品,常在春节饮用,象征团圆和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晚号人间四月,浙江杭州市人。王国维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哲学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厚研究而闻名。他的诗词作品常常融汇古今,具有深邃的哲思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八声甘州》创作于王国维晚年,正值其人生的沉浮与思索之际。其心境常常游走在孤独与繁华之间,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及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悟与对繁华的思考。开篇“直青山缺处是孤城”以青山和孤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气氛。诗人通过“倒悬浸明湖”描绘出湖水的清澈与宁静,映衬出城市的孤寂,紧接着“森千帆影里,参差宫阙,风展旌旟”展现了繁忙而又杂乱的景象,形成一种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向晚棹声渐急,萧瑟杂菰蒲”则通过声音的变化引导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急促。随着夜色的降临,城市的繁华与人潮的喧闹令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不道繁华如许”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外界繁华的无奈与反思。
最后两句“呼灯且觅朱家去,痛饮屠苏”,则是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温暖的追求,借酒消愁,体现了对孤独的无奈与对欢乐的渴望。整首词情感深刻,意象丰富,展现了王国维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与细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青山缺处是孤城:画面呈现出一座孤独的城池,青山的缺口暗示着隔离与孤立。
- 倒悬浸明湖:湖水清澈如镜,映出城池的倒影,象征着内心的反思。
- 森千帆影里,参差宫阙,风展旌旟:描绘湖面上船只繁多,宫阙参差不齐,风中飘扬的旗帜,表现繁华的景象。
- 向晚棹声渐急,萧瑟杂菰蒲:夜晚来临,划船的声音加快,萧瑟的风中夹杂了芦苇的声响,增添了孤独的氛围。
- 列炬严城去,灯火千衢:灯光映照下的城市,繁华的街道让人感到无尽的喧嚣。
- 不道繁华如许,又万家爆竹,隔院笙竽:尽管繁华如斯,依然感受到隔绝与孤独。
- 叹沉沉人海,不与慰羁孤:人在喧嚣的人海中,依然感受到孤独与无奈。
- 剩终朝襟裾相对,纵委蛇,人已厌狂疏:即使是朝夕相对,心灵的交流却逐渐减少。
- 呼灯且觅朱家去,痛饮屠苏:在孤独中寻找温暖,喝酒放纵来缓解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以“孤城”比喻内心的孤独;“倒悬浸明湖”比喻清澈的内心。
- 对仗:如“千帆影里,参差宫阙”展现景象的丰富多样。
- 排比:通过“列炬严城去,灯火千衢”增强了城市繁华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孤城与繁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的感受,揭示了在繁华背后,内心的孤独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稳定与孤独。
- 孤城:代表孤独的内心世界。
- 明湖:象征清澈的心灵,反映内心的宁静。
- 灯火:象征繁华与人际关系的渴望。
- 屠苏:象征团圆与温暖,追求欢乐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孤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欢乐
D. 家庭 -
诗中提到的“屠苏”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饮品
C. 一种花
D. 一种山 -
诗人对于繁华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无所谓
C. 无奈与反思
D. 追求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孤独与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讨论人生的哲思与孤独。
诗词对比
- 王国维与李白的作品,前者注重内心的孤独感,后者则多表现豪放与壮丽,二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王国维诗词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近现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