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路花 谢昌黎道友访及》
时间: 2025-01-04 12:15: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路花 谢昌黎道友访及
早年忘俗累。云水寄天隅。
群峰藏弊舍养痴愚。
寂寥孤淡,默默守如如。
深谢崇真友,步携筇,不辞远访山居。
奈门风冷落清虚。相待礼全疏。
微言频劝谕省区区。
前程路险,认取妙元初。
物物头头上,一段灵光,本来无欠无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友人谢昌黎的感激之情。早年我忘却了世俗的牵累,像浮云和流水一样寄身于天边的角落。群山隐匿着我这个愚钝之人的栖息地,过着寂寥而淡泊的生活,默默守护着内心的宁静。我深深感谢崇尚真实的朋友,携着拐杖,不辞辛劳地远道而来拜访我。门前的风冷清而虚无,我们之间的礼仪显得疏远。朋友的教诲频频提醒我,要省察自己的心境。前方的路途艰险,要认清那最初的妙元。万物之间,本质上是光明的,原本就没有不足或多余。
注释
- 忘俗累:忘却世俗的羁绊。
- 云水寄天隅:像云和水一样寄托在天边。
- 群峰藏弊舍:群山中隐秘着我这间破旧的居所。
- 崇真友:崇尚真实和真理的朋友。
- 步携筇:手持拐杖,形容访友的情景。
- 奈门风冷落清虚:面对门前的冷风,感觉一切清冷而虚无。
- 微言频劝谕:朋友用言语频繁劝诫。
- 前程路险:未来的道路艰难险阻。
- 妙元初:指事物的本源或真理。
- 一段灵光:指对生命真谛的领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丹桂,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丹桂隐居于山林之时,表达了他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友人谢昌黎远道而来的感激。诗中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出元代文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满路花》是一首带有浓厚哲理色彩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真挚友谊的珍惜。开篇的“早年忘俗累”,便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强调了他对于世俗纷争的放弃。接下来的“云水寄天隅”,则以自然的意象强化了他所追求的自在与安宁。
整首诗以友人的来访为线索,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面对友人的冷清问候,诗人并没有因为礼仪的疏远而感到失落,反而感激友人的关怀,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诗中提到的“前程路险”,不仅是对未来的警醒,更是对修行过程的深刻反思。
最后,诗人以“物物头头上,一段灵光,本来无欠无馀”结束,强调了万物本质的光明与真实,突出了他对生命真谛的领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年忘俗累:表现了诗人早年放弃世俗的执念。
- 云水寄天隅:隐喻诗人的心灵寄托在自然之中。
- 群峰藏弊舍养痴愚:表达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生活的状态与心境。
- 寂寥孤淡,默默守如如: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淡。
- 深谢崇真友:表达了对友人谢昌黎的深深感激。
- 步携筇,不辞远访山居:描绘了友人远道而来的情景。
- 奈门风冷落清虚: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冷清。
- 相待礼全疏:虽然礼仪显得疏远,但情谊依旧。
- 微言频劝谕省区区:友人的劝诫让诗人反思。
- 前程路险,认取妙元初:提醒自己要认清事物的本质。
- 物物头头上,一段灵光:表达对生命真谛的领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云水,传达出诗人的洒脱。
- 拟人:用“冷落清虚”赋予自然环境情感特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水: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群峰:象征隐秘的栖息地,反映隐逸生活的理想。
- 筇:象征隐士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对自然的依赖。
- 灵光:象征真理与智慧,表达对生命本质的领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A. 放弃人际关系
B. 隐居山林
C. 旅行四方 -
诗中提到的“群峰藏弊舍”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家
B. 诗人的心境
C. 诗人的朋友 -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谊的珍视
B. 对爱情的失落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李白
- 《登高》杜甫
- 《行路难》李白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同样描绘山中隐居的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逃避。
- 《登高》: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丹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