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影》

时间: 2025-01-14 14:45:42

桂树丛生双涧侧,玄堂羽盖拥团团。

流膏久矣成芝菌,结荫终当集凤鸾。

雨露春深增怵惕,溪山秋晚耐高寒。

淮南不用歌《招隐》,留与云仍百世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粟影
作者: 屠性 〔元代〕

桂树丛生双涧侧,
玄堂羽盖拥团团。
流膏久矣成芝菌,
结荫终当集凤鸾。
雨露春深增怵惕,
溪山秋晚耐高寒。
淮南不用歌招隐,
留与云仍百世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桂树在双涧旁茂盛生长的景象,玄堂的羽盖笼罩着一片团团的影子。流动的甘露已经积聚成了灵芝和菌类,树荫将来必定能吸引凤凰和鸾鸟。春雨和露水让人感到惊惧,而秋天的溪山在寒冷中显得愈发坚韧。淮南地区不需要歌声来招隐,留下的只有那些云彩,依然可以在百世之后被人们所瞩目。

注释:

  1. 桂树:指的是桂花树,象征着清香与高洁。
  2. 双涧:指两条山涧,位于桂树旁边,构成了优美的自然环境。
  3. 玄堂:古代的建筑,可能指殿堂或庙宇,象征着神圣之地。
  4. 流膏:指树汁或甘露,流淌而下,滋养大地。
  5. 芝菌:灵芝的菌类,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6. 凤鸾: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高贵与和谐。
  7. 怵惕:形容因惊恐而感到不安。
  8. 留与云仍百世看:意指留下的美景和传说,将在未来的岁月中被人们所铭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屠性,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屠性借助桂树和自然景物,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谐美好的向往。

诗歌鉴赏:

《金粟影》通过描绘桂树和周围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浮华的淡泊。首联“桂树丛生双涧侧”使用了生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氛围,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流膏久矣成芝菌”,则通过对流动甘露的描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

中间的描写则引入了春秋的对比,春深时的怵惕与秋晚的坚韧,表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诗人内心的坚韧。最后两句“淮南不用歌招隐,留与云仍百世看”,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观长久存在的自信,给人留下深刻的哲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使得作品不仅具备了审美价值,也蕴含了人生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桂树丛生双涧侧:描绘桂树生长于双涧旁,展现出自然的繁盛。
  2. 玄堂羽盖拥团团:描写了高大的建筑与树木形成的庇荫,展现出神秘的氛围。
  3. 流膏久矣成芝菌:自然的滋养已形成灵芝,象征着长久与珍贵。
  4. 结荫终当集凤鸾:暗示桂树的庇荫将来吸引神鸟,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5. 雨露春深增怵惕:春天的雨露让人感到不安,暗示春天的生命力与脆弱。
  6. 溪山秋晚耐高寒:秋天的自然景色显得更加坚韧,传达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7. 淮南不用歌招隐:淮南不需要歌声来招引隐者,表达一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8. 留与云仍百世看:最终的景致将留存于未来,带有一种超越时间的永恒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膏”比喻生命的滋养。
  • 拟人:如“结荫终当集凤鸾”,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雨露春深增怵惕,溪山秋晚耐高寒”,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中展现了对自然的礼赞,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桂树:象征高洁与长寿。
  2. 流膏:象征滋养与生命力。
  3. 凤鸾:象征和谐美好的理想。
  4. 雨露: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希望。
  5. 溪山:象征自然的坚韧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桂树
    B. 凤鸾
    C. 流膏
    D. 所有以上

  2. “淮南不用歌招隐”中的“歌”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乐曲
    C. 召唤
    D. 以上皆是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哲思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所有以上

答案:

  1. D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注重于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
  • 《山中与幽人对酌》: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交融,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经与古代诗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