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自舅家书所感》

时间: 2025-01-06 10:20:07

行行过舅居,归路指亲庐。

日苦树无赖,天空云自如。

黄焦下泽稻,绿碎短樊蔬。

沮溺非吾意,悯嗟聊驻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还自舅家书所感
——王安石

行行过舅居,归路指亲庐。
日苦树无赖,天空云自如。
黄焦下泽稻,绿碎短樊蔬。
沮溺非吾意,悯嗟聊驻车。

白话文翻译:

在回家的路上,我走过舅舅家,心中指向亲戚的住所。
阳光炙热,树木毫无生气,天空的云彩却轻盈如常。
田间的稻谷因干旱变得枯黄,菜地里绿意斑驳,蔬菜也变得短小。
我感到失落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叹息中只好暂时停下脚步。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行:表示走过的样子,表明行走的状态。
  • 无赖:指无精打采、没有生气。
  • 沮溺:失落、沮丧的意思。
  • 悯嗟:感到怜悯,叹息。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整体反映了作者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感叹与对生活困境的思考,蕴含了浓厚的乡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推行新法,致力于改革。他的诗词作品以议论性强、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王安石在外游历时,因收到舅舅的书信而产生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亲情的思念和对当下家乡环境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还自舅家书所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映射了诗人对亲情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诗的首句“行行过舅居”,点明了回家的路途,既有行走的动作,也隐含了对亲情的渴望。接着“日苦树无赖”,描绘了炎热的天气和树木的枯萎,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黄焦下泽稻,绿碎短樊蔬”,通过具体的农田景象,展现了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忧虑。最后两句“沮溺非吾意,悯嗟聊驻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尽管不愿意承受这样的情感,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停下来,反思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王安石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行过舅居:走过舅舅家,暗示回家的路途。
  2. 归路指亲庐:回家的路上,指向亲人的住所,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3. 日苦树无赖:日头炙烤,树木显得无精打采,反映出环境的恶劣。
  4. 天空云自如:天空的云彩却显得轻松自如,形成对比。
  5. 黄焦下泽稻:田里的稻子因干旱而枯黄,象征着困境。
  6. 绿碎短樊蔬:菜地里的菜也因环境恶劣而短小,生机缺失。
  7. 沮溺非吾意:失落的心情并不是我所期望的。
  8. 悯嗟聊驻车:感到无奈,叹息中暂时停下脚步,反思人生。

修辞手法:

  • 对比:日苦与天空云自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环境的困境。
  • 意象:黄焦的稻谷与绿碎的蔬菜构成了诗的核心意象,象征生活的艰辛。
  • 拟人:树无赖,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忧虑,以及对家乡和亲情的深切思念,传达出一种对生活无奈与沉重的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舅居:亲情的象征,表达对家庭的关怀。
  • :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挑战。
  • :代表着宁静与自由,形成对比。
  • :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艰辛。
  • :生活的滋养与短缺,反映现实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苦树无赖”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兴奋

  2. “黄焦下泽稻”中的“黄焦”指的是什么状态?
    A. 丰收
    B. 干旱
    C. 青翠

  3. 诗人最后选择暂时驻车,是出于什么原因?
    A. 休息
    B. 思考生活
    C. 观赏风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秋夕》 李商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还自舅家书所感》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有对家乡及生活境遇的思考,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杜甫则通过国家动荡反映个人命运的无奈。两者皆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词选》
  • 《宋代诗人王安石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