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5:44:06

长相思,在苍梧,九疑愁云隔明都,湘神泪滴湘水枯。

冥冥雾雨啼短狐,枫林沉阴天色晡。

凤皇不食鸱鸮呼,嗟我欲往空长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 其二
作者: 刘基 〔元代〕

长相思,在苍梧,
九疑愁云隔明都,
湘神泪滴湘水枯。
冥冥雾雨啼短狐,
枫林沉阴天色晡。
凤皇不食鸱鸮呼,
嗟我欲往空长吁。

白话文翻译

长久的思念,寄托在苍梧山上,
九疑山的愁云将明都隔开,
湘神的泪水滴落,使湘水枯竭。
迷蒙的雾雨中,短狐悲啼,
枫树林阴沉,天色已晚。
凤皇不再食鸱鸮的呼声,
我叹息想去,却只在空中长吁。

注释

  • 苍梧:指苍梧山,古代传说中与湘神相关的地方。
  • 九疑:指九疑山,是传说中湘神居住的地方,象征着愁苦。
  • 湘神:湘水的神灵,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冥冥:形容天气阴沉,似乎有迷雾。
  • 短狐:指短尾狐,象征悲哀的情景。
  • 凤皇: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与美好。
  • 鸱鸮:一种猫头鹰,通常象征不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风格典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对时局的无奈与忧虑,亦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歌鉴赏

《长相思 其二》是一首充满浓厚思乡情的诗作,诗人在苍梧山上长久的思念让人感受到他对故乡的深情与无奈。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苦。

开篇“长相思,在苍梧”,直接点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苍梧山作为湘神的栖息地,蕴含着故乡的文化和历史,诗人用“九疑愁云隔明都”形象地表达了明都和故乡之间的隔阂,愁云密布使得思念愈加浓重。

接下来的“湘神泪滴湘水枯”,用湘神的泪水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悲伤,湘水因泪水而枯竭,体现了思念的痛苦与无奈。诗中“冥冥雾雨啼短狐”描绘了阴雨天气,短狐的悲鸣更是增添了一层悲伤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最后“凤皇不食鸱鸮呼,嗟我欲往空长吁”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想要追寻理想却无奈无法实现的心情。凤皇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但在现实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思念,又有对时代的感慨,展现了刘基深厚的诗歌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相思,在苍梧”:表达诗人对故乡的长久思念,苍梧山是湘神的居所,象徵思乡情。
  2. “九疑愁云隔明都”:愁云将明都隔开,暗示着故乡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与忧愁。
  3. “湘神泪滴湘水枯”:湘神的泪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湘水因泪而干涸,情感愈加沉痛。
  4. “冥冥雾雨啼短狐”:阴沉的天气和短狐的悲鸣,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氛围。
  5. “枫林沉阴天色晡”:枫林的阴沉与晚霞交相辉映,暗示了诗人的愁苦与无奈。
  6. “凤皇不食鸱鸮呼”:凤皇象征着理想与美好,但鸱鸮的悲鸣却是现实的无奈。
  7. “嗟我欲往空长吁”:最后的叹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湘水比作情感的载体,湘神的泪水象征着思念的深重。
  • 拟人:短狐的啼叫赋予了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运用对仗手法使诗句更具韵律感,增强了音乐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梧:象征着故乡与思念。
  • 湘神:代表着对故乡文化的寄托。
  • 雾雨:象征着迷茫与愁苦的心境。
  • 凤皇: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 鸱鸮:象征着不祥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长相思,在苍梧”中的“苍梧”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明都
    • B. 湘水
    • C. 苍梧山
    • D. 九疑山
  2. 诗中“湘神泪滴湘水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思念与悲伤
    • C. 愤怒
    • D. 疲惫
  3. “凤皇不食鸱鸮呼”中的“凤皇”象征着:

    • A. 理想与美好
    • B. 失落
    • C. 悲伤
    • D. 现实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 刘基的《长相思》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愁苦与无奈,而后者则多了几分柔情与细腻。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刘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