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久别离
原文展示
久别离,别时小儿未解语。
今日踉蹡庭下来,向人问爷泪如雨。
儿知有爷未曾识,爷有母在愁何极。
明庭不奏采薇诗,久别离,当语谁?
白话文翻译
长久的离别,离别时小儿还不会说话。
今天他踉踉跄跄地从庭院走来,向别人问爷爷,泪水像雨一样流下。
孩子虽然知道有爷爷,却从未见过,爷爷有母亲在愁苦中何其无尽。
明亮的庭院里再也听不到采薇的歌声,长久的离别,谁来诉说呢?
注释
- 久别离:长时间的分别。
- 小儿未解语:孩子还不懂得说话。
- 踉蹡:形容走路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 泪如雨:形容眼泪流淌得很厉害。
- 知有爷未曾识:知道有爷爷,但从未见过面。
- 愁何极:愁苦到了极点。
- 明庭:明亮的庭院。
- 采薇诗:古诗《采薇》描写采薇的情景,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团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梦阮,元代末期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元末明初的杰出人物,参与了明朝的建立。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体会,尤其是对家庭团聚的渴望,正值动荡时期,亲人离散,情感愈加深沉。
诗歌鉴赏
《久别离》表现了深沉的亲情与离别的苦楚,通过孩子的视角展现了对爷爷的渴望和对家庭团聚的期盼。诗中“泪如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内心的伤感,表达了失去亲人的痛楚。通过“爷有母在愁何极”,诗人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的无助,也触及了更广泛的家庭悲剧,显示出人们在动荡时代所承受的苦难。诗的最后一句“当语谁”则是对失去、孤独的自问,增强了诗的情感厚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久别离:开篇即表明主题,强调时间的漫长与离别的痛苦。
- 别时小儿未解语:体现了小儿的无知与天真,反衬出离别的无奈。
- 今日踉蹡庭下来:孩子的步伐不稳,暗示了生活的不易。
- 向人问爷泪如雨:情感的爆发,展现了内心的悲痛。
- 儿知有爷未曾识: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爷爷的陌生感。
- 爷有母在愁何极:深刻揭示了家庭中的愁苦。
- 明庭不奏采薇诗: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失落。
- 久别离,当语谁:最后的无奈与孤独,增添了诗的悲剧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泪如雨”形象地比喻了悲伤的程度。
- 拟人:对小儿的描述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思念,表现了离别带来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社会动荡时代人们的痛苦与渴望。
意象分析
- 小儿:象征着无辜与纯真,反映出对家庭的渴望。
- 泪水:象征着悲伤与思念,表现了内心情感的强烈。
- 庭院:象征着家庭的温暖,暗示对团聚的向往。
- 采薇:象征幸福与美好,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泪如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无聊 -
诗中提到的小儿在离别时的状态如何? A. 高兴
B. 不解
C. 忧愁
D. 平淡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by 屈原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离骚》:描绘了对故国的思念与深切的忧愁,主题与《久别离》相似,但更侧重于对自我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通过夜晚的宁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与《久别离》中的悲伤情感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元代文学研究》
- 《刘基与明初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