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雨宵即事》

时间: 2025-01-06 12:51:27

春雨空蒙,晚来点缀闲庭景。

一床灯影。

润入琴丝冷。

清夜沉沉,谁慰孤怀耿。

云生鼎。

倚窗高咏。

爱此春宵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雨宵即事 王恽 〔元代〕

春雨空蒙,晚来点缀闲庭景。一床灯影。润入琴丝冷。清夜沉沉,谁慰孤怀耿。云生鼎。倚窗高咏。爱此春宵永。

白话文翻译:

春雨朦胧,夜晚为宁静的庭院增添了景致。一床灯影下,雨水滋润了琴弦,带来一丝凉意。深夜寂静,谁能安慰我孤独的心怀?云雾在鼎中升起。我倚窗高声吟咏,喜爱这漫长的春夜。

注释:

  • 春雨空蒙:形容春雨细密而朦胧。
  • 晚来点缀闲庭景:夜晚的春雨为宁静的庭院增添了美景。
  • 一床灯影:指床边的灯光投下的影子。
  • 润入琴丝冷:雨水滋润了琴弦,带来凉意。
  • 清夜沉沉:形容夜晚非常寂静。
  • 谁慰孤怀耿:谁来安慰我孤独的心怀。
  • 云生鼎:指云雾在鼎中升起,可能是指香炉中的烟雾。
  • 倚窗高咏:靠在窗边高声吟咏。
  • 爱此春宵永:喜爱这漫长的春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点绛唇 雨宵即事》描绘了一个春雨夜晚的静谧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而深沉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雨绵绵的夜晚,作者独自在家中,感受到雨夜的宁静与孤独,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春雨、灯影、琴声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春夜的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诗中的“春雨空蒙”和“晚来点缀闲庭景”展现了春雨的朦胧美,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柔和的色彩。而“一床灯影”和“润入琴丝冷”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孤寂和凉意的氛围。诗的下半部分,“清夜沉沉,谁慰孤怀耿”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而“云生鼎”和“倚窗高咏”则展现了作者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方式。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雨空蒙:春雨细密而朦胧,营造了一种柔和的氛围。
  2. 晚来点缀闲庭景:夜晚的春雨为宁静的庭院增添了美景。
  3. 一床灯影:床边的灯光投下的影子,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4. 润入琴丝冷:雨水滋润了琴弦,带来凉意,增强了孤独感。
  5. 清夜沉沉:形容夜晚非常寂静,强调了孤独的氛围。
  6. 谁慰孤怀耿:谁来安慰我孤独的心怀,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
  7. 云生鼎:指云雾在鼎中升起,可能是指香炉中的烟雾,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8. 倚窗高咏:靠在窗边高声吟咏,展现了作者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方式。
  9. 爱此春宵永:喜爱这漫长的春夜,表达了对春夜的喜爱。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春雨空蒙”中的“空蒙”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
  • 比喻:如“润入琴丝冷”中的“润入”比喻雨水滋润琴弦。
  • 对仗:如“春雨空蒙”与“晚来点缀闲庭景”在结构上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宁静。通过对春雨夜晚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情感,以及对春夜宁静美的喜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细密而朦胧,营造柔和的氛围。
  • 灯影:床边的灯光投下的影子,营造孤寂的氛围。
  • 琴丝:雨水滋润的琴弦,带来凉意,增强孤独感。
  • 云生鼎:云雾在鼎中升起,增添神秘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春雨空蒙”形容了什么? A. 春雨细密而朦胧 B. 春雨猛烈而急促 C. 春雨稀疏而清晰 D. 春雨寒冷而刺骨

  2. “润入琴丝冷”中的“润入”比喻了什么? A. 雨水滋润琴弦 B. 琴弦发出冷音 C. 雨水冰冷刺骨 D. 琴弦断裂

  3. 诗中的“谁慰孤怀耿”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平静

  4. 诗中的“云生鼎”可能指的是什么? A. 云雾在鼎中升起 B. 鼎中煮云 C. 云雾弥漫 D. 鼎中无云

答案:

  1. A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宁静。
  • 杜甫《春夜喜雨》:虽然主题是喜悦,但也描绘了春雨的美景。

诗词对比:

  • 王恽的《点绛唇 雨宵即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感,后者则更侧重于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王恽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元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王恽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