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墨梅 其二
作者: 王冕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面皮如夷惯风霜,焉肯托根桃李场?转首江南春似梅,一声箫管月苍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的面容如同那些经受风霜的梅花,怎么可能依附于桃李的花圃?转过身来,看到江南的春天如梅花般的美丽,一声箫声在苍白的月光下悠然回荡。
注释:
- 面皮:这里指的是面容,形容人经过风霜的磨练。
- 如夷:指像梅花一样,形容坚韧。
- 焉肯:怎么肯,表示否定的口气。
- 托根:依附生长,指依赖于他人。
- 桃李场:桃李的花园,象征繁华的世俗。
- 转首:回头,转过身。
- 江南:长江南岸地区,因其春天花开繁盛而闻名。
- 似梅:如梅花般美丽。
- 箫管:指箫声,乐器的声音。
- 苍苍:指月光苍白而清冷。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桃李场”可理解为与世俗繁华相联系的地方,桃李常用来比喻名声和声望,尤其是在古代教育界。而梅花则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不拔的品格,具有一种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他以诗、画和书法三绝著称,尤其以梅花画名扬,常以梅花自喻,表现出高洁的品格和独立的人格。他的诗歌常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墨梅》系列诗作反映了王冕对梅花的钟爱,表达了他对高洁品行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蔑视。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王冕的诗歌中渗透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墨梅 其二》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诗的开头用“面皮如夷惯风霜”描绘了经历风雨的坚韧,这种坚韧与梅花的特质相呼应,暗示了作者不愿依附于世俗繁华的决心。接下来的“焉肯托根桃李场”更是明确了这一态度,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拒绝。转首一看“江南春似梅”,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象征着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最后的“一声箫管月苍苍”,通过音乐与月光的结合,增添了诗的意境,令人在静谧中感受到一种孤高的情怀。整首诗以梅花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高洁、独立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面皮如夷惯风霜:诗人自比梅花,经历风霜而不屈,显示出坚韧的性格。
- 焉肯托根桃李场:表明诗人拒绝依附于世俗的态度,强调独立与高洁。
- 转首江南春似梅:回望春天的美丽,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一声箫管月苍苍:通过音乐和月光的意象,传达孤独而高洁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面皮比作梅花,强调坚韧的品性。
- 对仗:诗中通过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月光和箫声被赋予了情感,增添了情境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世俗名利的拒绝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表达了诗人独立自强、不屈不挠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
- 桃李:象征世俗名利与繁华。
- 江南:象征美好与生机。
- 箫管: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月光:象征孤独和静谧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面皮如夷惯风霜”所表达的意思是? A. 皮肤光滑
B. 经历风雨的坚韧
C. 喜欢桃花
D. 春天的美丽 -
“焉肯托根桃李场”意指? A. 愿意依附于他人
B. 拒绝依附于世俗名利
C. 喜欢桃李
D. 追求安稳生活 -
诗的最后一句“一声箫管月苍苍”主要表达了? A. 喜悦的心情
B. 孤独与静谧的感受
C. 美好的春天
D. 喧闹的场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墨梅 其一》:同样表达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 《春晓》:描绘春天的美丽,体现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冕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但王冕更强调梅花的坚韧,而陶渊明则侧重于田园生活的恬淡。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传》:提供王冕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分析和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