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梅 十五
作者: 王冕 〔元代〕
仙子归来逸兴赊,
梦中犹说旧繁华。
春风转首情何已?
却向江南认杏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子回到人间,诗人因此激起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春风吹过,转眼之间,情感又回到了何处呢?这时,他却在江南看到了杏花,似乎在重新认知春天的美好。
注释:
字词注释:
- 仙子:指神仙或美丽的女子,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 逸兴:指逸兴遄飞,兴致高昂。
- 繁华:指繁盛的景象,往日的美好生活。
- 转首:转过头,形容时间的流逝。
- 认:辨认,认出。
典故解析: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著称。
- 杏花:杏花常象征春天和新的开始,代表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1359),元代诗人,字仲明,号白云,南宋末年到元代初年间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在政治上不甚如意,常以诗寄情,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在元代,王冕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个人的生活经历与情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人们内心的追求。他的诗作往往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红梅 十五》以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开,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生活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开篇的“仙子归来”引出诗人的思绪,似乎表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美好形象。接着,诗人通过“梦中犹说旧繁华”表达了对旧日繁华的怀念,这种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在“春风转首情何已”的问句中,诗人自问自答,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最后一句“却向江南认杏花”则将注意力转向了眼前的春天,杏花的盛开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往昔已不复存在,但生活的美好依然在于当下。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简单的字句中蕴含了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王冕诗歌的清新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仙子归来逸兴赊:描绘仙子回归,激起了诗人的高兴之情。
- 梦中犹说旧繁华:在梦中依然回忆起昔日的繁华景象。
- 春风转首情何已?:春风一转,情感又何去何从?
- 却向江南认杏花:最终在江南的杏花中,寻找新的感受与认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子比作理想的美好,提升了诗的意境。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感情,通过“转首”展现时间的流逝。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同时也展现了对当下生活的重新认知与接受,体现了生活的哲理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子:象征理想与美,寄托诗人的情感与追求。
- 繁华:代表过往的美好时光,表达对旧日生活的怀念。
- 春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暗示新的开始。
- 杏花:象征春天的来临,代表新的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仙子”指代的是: A. 一位神仙
B. 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C. 一位古代美女 -
诗中提到的“杏花”象征着: A. 旧日的繁华
B. 新的希望与开始
C. 消逝的时光 -
“春风转首情何已”中“春风”用来象征什么? A. 人的感情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王冕的《红梅 十五》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但王冕更多地关注于对往昔的怀念与新生的希望,而李白则表达了一种孤独的饮酒情景,强调个体的情感世界。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