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劝修真仙众。日用全凭实行。乌兔疾如梭。莫蹉跎。遇景勿念心动。坐卧住行安静。只此是功夫。合虚无。
白话文翻译:
劝告修炼成仙的人们,日常生活全靠实践来支撑。时间像乌兔一样迅速流逝,不要浪费光阴。遇到景象时,不要让心思动摇,坐着、躺着、走路、行动都要保持安静。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修炼,才能与虚无相合。
注释:
- 修真:指修炼成真,通常指道教的修行。
- 仙众:指修炼成仙的人们。
- 日用全凭实行:日常生活完全依赖实践。
- 乌兔疾如梭: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
- 蹉跎:指浪费时间。
- 遇景勿念心动:在面对外界环境时,不要让心情受到影响。
- 坐卧住行安静:无论是坐着、躺着、还是走动,心中都要保持宁静。
- 功夫:指修炼的功夫。
- 合虚无:与虚无合为一体,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丹桂,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涉及道教思想和修行理念。其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常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境界。
创作背景:
《昭君怨》是王丹桂在道教思想影响下创作的作品,旨在劝导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以静制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诗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修行的执着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的关注与向往。
诗歌鉴赏:
王丹桂的《昭君怨》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道教修行思想。诗的开头以“奉劝修真仙众”引入,直接向修行者发出劝告,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接着,诗人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迅速流逝,借用“乌兔疾如梭”的比喻,提醒人们珍惜光阴,不要在世俗琐事中蹉跎岁月。
诗中反复提到的“安静”不仅是一种身体状态,更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修行者在面对各种外界环境时,要学会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物所动。这种哲学思想在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出一种追求超脱与内心和谐的精神追求。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王丹桂对人生、修行和时间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奉劝修真仙众:直接向修炼者发出劝告,表明诗歌的目的。
- 日用全凭实行:强调实践是生活的基础,反映了道教的务实态度。
- 乌兔疾如梭:比喻时间流逝之快,提醒人们珍惜时间。
- 莫蹉跎:告诫人们不要浪费时间,抓住当下。
- 遇景勿念心动:在面对外界环境时,要保持内心的平静。
- 坐卧住行安静: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安静的心态。
- 只此是功夫: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宁静。
- 合虚无:最终与宇宙的虚无合为一体,达到一种高深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时间被比作“乌兔”,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时间的急促。
- 对仗:如“坐卧住行安静”,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坐、卧、住、行”,强调了修行的全面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专注,抵制外界的干扰,以达到与虚无合一的高境界。这种思想不仅反映了道教的修炼理念,也对人们的生活态度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兔:象征时间的迅速流逝,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
- 安静:代表内心的宁静,是修行的重要状态。
- 虚无:象征一种超然的境界,是修行的最终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丹桂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乌兔”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
- B. 时间
- C. 自然
- D. 友谊
-
“坐卧住行安静”表达了什么样的修行理念?
- A. 行动要快
- B. 内心要保持宁静
- C. 追求外在的成功
- D. 多交朋友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鹿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诗中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两首诗都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王丹桂更侧重于修行的哲学,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研究》
- 《王丹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