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师文》

时间: 2025-01-06 11:28:37

尔父既清苦,尔身何可言?

且宜修道德,不必问田园。

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

此时光景异,只合住山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示师文》

尔父既清苦,尔身何可言?
且宜修道德,不必问田园。
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
此时光景异,只合住山村。

白话文翻译:

你的父亲已经过得很辛苦,你的生活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应该修身养性,不必过于关心田园的事情。
花已凋落,江城的傍晚,炊烟弥漫,野外的树木也显得昏暗。
此时的光景与往常不同,最好是隐居在山村之中。

注释:

  • :你。
  • :已经。
  • 清苦:生活清贫而艰辛。
  • :身体、生活状况。
  • 修道德: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修养。
  • 问田园:关心田地和农村事务。
  • 花落:花凋零。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
  • 烟横:炊烟弥漫。
  • :昏暗。
  • 光景异:时光景象不同。
  • 住山村:隐居在山村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人生态度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清贫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创作背景:

《示师文》创作于王冕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与自我修养的追求。他以父亲的艰辛为引子,强调修身的必要性,表达出一种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示师文》是一首深富哲理的诗作,王冕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尔父既清苦”,即以父亲的辛苦为切入点,揭示社会中的艰辛与苦闷,暗示生活的本质并不在于物质的丰盈,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道德的修养。

接着,诗人提到“且宜修道德”,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修养比田园的富饶更为重要,这种思想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影响。面对世俗的纷扰,王冕选择了隐居山村,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在意象上,“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显萧瑟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只合住山村”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回归,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呈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尔父既清苦,尔身何可言?
    这句点明了父亲的艰辛,反映出生活的困苦,暗示自己也难以自夸。

  • 且宜修道德,不必问田园。
    提出修身养性的主张,强调内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非追求外在的物质。

  • 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
    描绘了凋零的花朵与江城的傍晚,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

  • 此时光景异,只合住山村。
    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最适合选择隐居山村,体现出对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花落”比喻生活的无常和凋零。
  • 对仗:诗中多次使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音乐性。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提倡一种超然、简朴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作者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脆弱。
  • 江城:代表着繁华与尘世的喧嚣。
  • :象征着隐逸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 山村: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环境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示师文》的主题是什么?

    • A. 物质追求
    • B. 道德修养
    • C. 自然景观
    • D. 家庭生活
  2. 王冕在诗中提到的“尔父既清苦”是为了强调什么?

    • A. 生活的快乐
    • B. 生活的艰辛
    • C. 自然的美丽
    • D. 财富的重要性
  3. 诗中“只合住山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向往繁华
    • B. 追求名利
    • C. 崇尚隐逸
    • D. 享受热闹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 李白《月下独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孤独。

诗词对比:

王冕与陶渊明的作品都强调了隐居生活的价值,但王冕更关注于道德修养,而陶渊明则突出自然与田园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元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