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偶成 其四》
时间: 2025-01-19 23:51: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云杳杳雁声寒,黄叶萧萧诗思悭。
坐对酒樽怀北海,啸歌白石向南山。
菊花野雨家何处?老秋风客未还。
梁甫不吟君莫问,卧龙寂寞草庐闲。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云朵飘忽不定,寒冷的雁鸣传来,黄叶纷纷飘落,而我的诗思却迟迟无法表达。坐在酒杯旁,心中思念北海的景色,向南山高歌呼啸。菊花在野外被细雨打湿,我的家在哪里呢?秋风萧瑟,漂泊的客人还未归来。梁甫歌声不再,你就不要问我了,卧龙在草庐中寂寞闲适。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云:孤独的云,象征着孤寂。
- 杳杳:形容远远的样子,指云朵飘渺。
- 雁声寒:大雁的叫声,带有寒意,暗示秋天的来临。
- 萧萧:形容声音或景象的凄凉,黄叶飘落的情景。
- 诗思悭:诗意难以表达,心中有感却无法写出。
- 北海:指北方的海,象征着故乡或思念之地。
- 啸歌:高声唱歌,表现豪情。
- 菊花:秋天盛开的花,常象征坚韧和孤独。
- 野雨:自然环境中的雨,暗示孤独与漂泊。
- 梁甫:指《梁甫吟》,古代诗歌,表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 卧龙:指诸葛亮,象征才华和隐逸的生活。
典故解析
- 梁甫吟:源于古代诗人对才华的追求与怀念,表现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字宗道,号白云山人,浙江义乌人。王冕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洁的品格著称,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他的诗歌常常寄托着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秋夜偶成 其四》是在一个秋夜写成的,反映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产生的感慨与孤独。诗人面对季节的变迁,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孤寂,表达了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的追忆。开头两句“孤云杳杳雁声寒,黄叶萧萧诗思悭”以细腻的意象描绘了秋夜的凄凉氛围,孤云和寒雁声相互呼应,给人以强烈的孤独感。而黄叶的萧条又与诗人的“诗思悭”形成了对照,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冲突。
接下来的“坐对酒樽怀北海,啸歌白石向南山”表达了诗人坐在酒樽前的惆怅,心中对北海的思念,同时也用“啸歌”展现出一种内心的激荡与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两句“菊花野雨家何处?老秋风客未还”更是将孤独感推向高潮,诗人用菊花和秋风的意象,传达出对故乡的渴望与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展现了王冕作为元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云杳杳雁声寒:孤云飘渺,雁鸣凄凉,营造出一种孤独的秋夜氛围。
- 黄叶萧萧诗思悭:黄叶纷落,诗人却难以凝聚思绪,表现出内心的失落感。
- 坐对酒樽怀北海:在酒杯旁,思念北海,暗示对故乡的怀念。
- 啸歌白石向南山:吟唱向南山,表现出一种豪情与渴望。
- 菊花野雨家何处?:在细雨中,菊花摇曳,诗人思考自己的归属。
- 老秋风客未还:秋风萧瑟,漂泊的客人还未归来,暗示了对游子的思念。
- 梁甫不吟君莫问:不再吟唱古诗,表达了对往昔的忧伤,暗示诗人的沉默。
- 卧龙寂寞草庐闲:卧龙隐居,表现了生活的闲适与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孤云、寒雁等意象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 对仗:如“坐对酒樽”和“啸歌白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黄叶、秋风等意象赋予了人性,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展现了王冕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云:象征孤独与漂泊。
- 雁声:代表远方、离别。
- 黄叶:象征衰败与无常。
- 酒樽:代表对往昔的怀念与畅饮的豪情。
- 菊花:象征坚韧与孤独。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孤云杳杳”指代什么?
A. 孤独的云
B. 美丽的云
C. 落叶
D. 酒樽 -
诗人怀念的地方是哪里?
A. 南山
B. 北海
C. 草庐
D. 野外 -
诗中提到的“菊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寂寞
C. 希望
D. 快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
- 杜甫《月夜忆舍弟》:体现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对比
王冕的《秋夜偶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但王冕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强调了与月亮对饮的自由与洒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