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园归思浩无涯,更听啼鹃恼客怀。
后夜月明应有梦,先随潮水过秦淮。
白话文翻译:
回到故乡的思绪无限无边,
再听那啼叫的杜鹃让旅人感到烦恼。
后夜月明之时应会做梦,
先随潮水流过秦淮河。
注释:
字词注释:
- 归思:归来的思念。
- 浩无涯:浩大而无尽,形容思念之情非常深厚。
- 啼鹃:指杜鹃鸟,古人常以其叫声表达离愁别绪。
- 恼:困扰、烦恼。
- 后夜:指第二天的晚上。
- 月明:月光明亮。
- 应有梦:应该会做梦。
- 潮水:指河流的潮汐。
- 过秦淮:指流经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著名的河流。
典故解析:
- 秦淮河:位于南京,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河,因其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被许多文人墨客所赞美和歌颂。杜鹃啼声与此地的柔美景色形成对比,增强了离愁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字子翥,号微之,晚号天外。生于书香世家,才华横溢,擅长诗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归省金陵期间,正值秋季,时值金陵的秋试,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即将离别的忧伤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归乡的思绪,将诗人对故乡的深刻情感与秋夜的静谧氛围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浓厚的离愁情怀。首句“故园归思浩无涯”即直抒胸臆,表达了回归故乡后,内心思绪的浩瀚无边,给人以无尽的思考和感慨。接下来“更听啼鹃恼客怀”中,杜鹃的啼鸣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其内心烦恼的象征,表现出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通过月明时分的梦境联想,与潮水流动的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对故乡的思念,既表现了对美好梦境的向往,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感慨,形成一种对比和反差,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园归思浩无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情感深厚。
- 更听啼鹃恼客怀:描写了在乡音的启发下,听到杜鹃鸟啼叫,进一步引发了内心的烦恼与感伤。
- 后夜月明应有梦:想象在明亮的月光下,心中会产生美好的梦境。
- 先随潮水过秦淮:表达了诗人希望随潮水流过秦淮河,象征着对故乡的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归思浩无涯”,将思乡之情比作无尽的海洋,增强情感。
- 拟人:“啼鹃恼客怀”,将杜鹃的啼鸣与人的情感结合,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月明应有梦,潮水过秦淮”,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反映了人们普遍的人文关怀与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园:象征着归属与温暖,是思乡情的寄托。
- 啼鹃:代表了忧伤与思念,常与离别相关联。
- 月明:象征着美好与宁静,常引发梦境与思考。
- 潮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故园归思浩无涯”中的“浩无涯”指的是什么? A. 思念的无尽
B. 河流的宽广
C. 旅途的遥远
D. 自然的美丽 -
诗中提到的“啼鹃”象征着什么? A. 亲情
B. 离愁
C. 自然
D. 幸福 -
“后夜月明应有梦”中,诗人期待什么? A. 回归故乡
B. 梦中的美好
C. 亲人的消息
D. 离别的痛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张翥的《廉子祐归省金陵且就秋试作三绝句赠别》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但张翥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而李白则通过孤独的夜晚和明月引发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