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四月》
时间: 2024-10-16 11:53: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雅·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
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
我日构祸,曷云能穀?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
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白话文翻译
四月已经是夏天,六月又将进入炎热的季节。我们的先祖不是普通人,怎么能忍心对我如此?秋日凄凉,百花凋零。动乱已经使我受伤,何时才能返回故乡?冬日寒风刺骨,四处都在飘扬风雪。百姓都在丰收,我却遭受何种灾难?山中有美好的花卉,栗树和梅树在招摇。却被废弃为残余之物,谁能知道其中的苦楚?那泉水流淌,有清有浊。我总是招来祸患,何以能安居?滔滔江水,南国的历史。为仕途拼尽全力,难道就不能有所拥有?既不是鹑鸟也不是鸢鹰,飞翔在天空之上。既不是鳣鱼也不是鲔鱼,潜藏在深渊中。山上长满蕨菜,低洼地带有杞树。君子们作歌,来表达哀痛。
注释
- 匪:不是,不是的意思。
- 腓:凋零,枯萎。
- 瘼:伤痛,受伤。
- 穀:安定、富足。
- 嘉卉:美好的花卉。
- 尤:过错,罪责。
- 翰飞戾天:高飞于天上。
- 杞桋:一种植物,象征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小雅》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具体的作者不详。它反映了周代社会的风貌,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表达了对家国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小雅·四月》成诗于先秦时期,正值周朝的盛世。诗中通过四季的变换,反映社会动荡、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哀伤。
诗歌鉴赏
《小雅·四月》是一首通过四季的变换,表现人们内心的孤独与失落的诗。诗中提到的“先祖匪人,胡宁忍予?”表明了对祖先的敬仰与对现实的不满。诗人通过描绘四月的温暖和六月份的炎热,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尤其在“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一句中,秋天的凄凉与百花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往日繁荣的怀念与无奈的现实。
在“冬日烈烈,飘风发发”中,冬天的严酷与风的猛烈,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民莫不穀,我独何害?”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诗人虽然尽力为国为民,但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哀痛。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悲伤与失落,诗人以自然景象引入自身的感受,借景抒情,展现了对家国的思考与对命运的叹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描绘了四月到六月的季节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 先祖匪人,胡宁忍予?:对祖先的崇敬与对现实的困惑。
-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的凄凉,花草的凋落,表达了对过往繁荣的怀念。
- 乱离瘼矣,爰其适归?:因动乱而受伤,渴望归家的心情。
-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冬天的寒冷与严酷,象征生活的艰难。
- 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尽心尽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自然中的美好景象,与自身的困境形成对比。
- 废为残贼,莫知其尤!:身处困境,却无人理解自己的苦楚。
-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泉水的清浊变化象征着人生的变幻。
- 我日构祸,曷云能穀?:自问何以招来祸患,表现无奈。
-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长江汉水,象征南国的历史与沧桑。
- 尽瘁以仕,宁莫我有?:为国奉献,反思自身的价值。
-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渴望高飞,却又被现实束缚。
- 匪鳣匪鲔,潜逃于渊:象征对现实的逃避与无奈。
-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自然的坚韧与生机,寄托了希望。
-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以歌声表达内心的哀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起伏。
- 拟人:将自然景象人性化,使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如“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四季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家国、人生的深刻思考,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哀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四月、六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秋日、冬日:表现自然的严酷与人生的艰辛。
- 嘉卉、泉水:象征美好与纯洁,反衬现实的困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小雅·四月》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佚名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百卉具腓”是什么意思? a) 百花盛开
b) 百花凋零
c) 百花齐放 -
诗中的“匪鹑匪鸢”比喻什么? a) 高飞
b) 独立
c) 逃避现实
答案
- b) 佚名
- b) 百花凋零
- c) 逃避现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小雅·四月》与《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前者通过四季变化,后者则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家国的惦念。
参考资料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