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大都西山》

时间: 2025-01-19 13:22:35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

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

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

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
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
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
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白话文翻译

在冷云缭绕的天空中,夕阳洒落在楼外的几座闲适的山峰上。
这里不容许普通人来打扰,只有那雨中梳着发髻、轻盈如烟的女子。
我倚靠在西风中十二条栏杆上,暂时不再叹息。
不久,暮霭随着风渐渐散去,西山在注视我,我也在注视西山。

注释

  • 冷云:指阴冷的云,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夕阳:指日落时的太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一种情感的沉静。
  • 等闲:轻易、随意的意思。
  • 俗人:指平常人,带有一定的排斥意味。
  • 雨髻:形容发髻如雨水般湿润,给人一种柔美的印象。
  • 烟鬟:形容发型轻盈如烟,具有飘逸之感。
  • 倚西风:依靠着西风,给人一种放松和享受的感觉。
  • 暮霭:傍晚的阴云,象征着一天的结束。

典故解析

  • 西山:在中国文化中,西山常常象征着归隐、宁静和自然的和谐。在许多古诗中,西山是诗人寄托情感和思考的地方。
  • 夕阳:夕阳不仅是自然现象,也是人生哲理的象征,常用来表达感伤或对时光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毅夫,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高远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西山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殿前欢·大都西山》在形式上具有元代词的特点,语言清新,意境悠远。整首诗以“西山”为主线,通过对夕阳、冷云和山峰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美。诗中开头的“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展现了诗人置身于大自然中的一种闲适感,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接下来的“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则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描述,增添了一份温柔和梦幻的色彩,令人向往。

“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中,诗人依靠栏杆,似乎在与大自然对话,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心境的沉静。最后两句“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则是情景交融,将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的景色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渲染,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诗人在静谧的西山之下,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
    在冷云之间,夕阳照耀着楼外的几座山峰,呈现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2. 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
    这里不容许普通人来打扰,只有那雨中梳着发髻、轻盈如烟的女子在此徘徊。

  3. 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
    我倚靠在西风中,暂时不再叹息,享受这份安宁。

  4. 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不久,暮霭随着风渐渐散去,西山在注视我,我也在注视西山,形成了人与自然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髻烟鬟”,将女子的发型比喻得如雨水和烟雾般轻盈,增添了柔美的意象。
  • 对仗:全诗的句式较为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西山”赋予了人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感基调。诗中所蕴含的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使得这首诗在表现个体情感的同时,也反映出更广泛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冷云:象征着一种冷清和孤独的情感。
  • 夕阳: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感悟。
  • 西山:象征着归隐、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 雨髻烟鬟:女性的柔美形象,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山”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宁静
    C. 忙碌

  2. “雨髻烟鬟”中的“雨”字意指什么? A. 湿润柔美
    B. 忧愁
    C. 生命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宁静
    C. 激烈

答案

  1. B. 宁静
  2. A. 湿润柔美
  3. B.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同样描绘自然,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
  • 《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在情感表达上也有共通之处,都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