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次解东庵学士咏梅韵》

时间: 2025-01-19 19:44:20

闻说东庵梅最好,何须远访西湖。

金衣相映玉肌肤。

幽香俱可爱,颜色不妨殊。

花主惜春仍好事,作诗清似林逋。

冰*雪萼正敷腴。

只愁无客至,那怕酒须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说东庵梅最好,何须远访西湖。
金衣相映玉肌肤。幽香俱可爱,颜色不妨殊。
花主惜春仍好事,作诗清似林逋。
冰雪萼正敷腴。只愁无客至,那怕酒须沽。

白话文翻译

听说东庵的梅花最为美丽,何必远道去游览西湖呢?
金黄色的梅花与洁白的花瓣相映成趣,幽香令人喜爱,颜色的不同也无妨。
花匠惜春,仍然是好事,写诗清雅如林逋。
此时冰雪覆盖的梅花正盛开,只担心没有客人来访,哪怕酒也要去买。

注释

  • 东庵:指东庵寺,因梅花而闻名。
  • 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美丽的湖泊和自然风光而著称。
  • 金衣:指梅花的金色花瓣。
  • 玉肌肤:比喻梅花洁白如玉的花瓣。
  • 林逋:北宋诗人,以梅花诗著称,代表作《山中与幽人对酌》。
  • :指花萼,花的外部保护部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蒲道源,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咏物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关注梅花等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正值春天,诗人受梅花启发,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友人来访的期待。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梅花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临江仙 次解东庵学士咏梅韵》以梅花为主旨,透过对梅花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友人情谊的向往。诗的开头便以“闻说东庵梅最好”引入,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向往,而后以“何须远访西湖”表达了对身边美事的珍惜,显示了诗人在生活中对美的敏感和对友谊的珍视。接着,诗人描绘了梅花的形态与香气,通过“金衣相映玉肌肤”展现了梅花的娇艳与优雅,结合“幽香俱可爱”则进一步加深了对梅花的赞美。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引用了林逋的诗作,表现出对诗意的追求和对春天美好的渴望。同时,诗中“只愁无客至,那怕酒须沽”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缺席的失落感,形成了诗的情感高潮。整首诗在清新优雅的语言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寄托,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人情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东庵梅最好:听说东庵的梅花最为美丽,引出主题。
  2. 何须远访西湖:反问,表达对本地梅花的珍视,不必远行。
  3. 金衣相映玉肌肤:描绘梅花的色彩,金色与白色相映成趣。
  4. 幽香俱可爱,颜色不妨殊:强调梅花的香气和颜色的美,表明多样的美感。
  5. 花主惜春仍好事:花匠爱惜春天,暗示珍惜美好时光。
  6. 作诗清似林逋:借林逋的诗作提升自身的艺术境界。
  7. 冰雪萼正敷腴:描绘梅花在冰雪中盛开的景象,体现生命力。
  8. 只愁无客至,那怕酒须沽:表达对友人来访的期待和对饮酒的渴望,流露出孤独感。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金衣相映玉肌肤”),拟人(“花主惜春”)等修辞,增强了诗的艺术性。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渴望,体现了生活的美好和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
  • 东庵:代表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作为梅花的栖息地。
  • 西湖:象征名胜风景,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庵”是指什么地方?

    • A. 一座寺庙
    • B. 一座山
    • C. 一条河
    • D. 一片森林
  2. 诗中提到的“林逋”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内容?

    • A. 酒
    • B. 梅花
    • C. 友情
    • D. 春天的忧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白梅》——陆游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不拔,强调其在寒冬中绽放的勇气。
  • 陆游的《白梅》:则更多体现了对梅花的细腻情感,表现了诗人与梅花之间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