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惨淡》

时间: 2025-01-17 09:37:47

秋日惨淡兮秋风其飔。

白露既下兮繁霜继之。

檗离其根兮叶脱其枝。

丰者黝颜兮柔者就萎,登高望远兮涕泗滂沱。

松柏稀少兮蒲柳何多。

露不盈条兮霜晨以晞,岁晏玄冰兮知将奈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日惨淡兮秋风其飔。
白露既下兮繁霜继之。
檗离其根兮叶脱其枝。
丰者黝颜兮柔者就萎,
登高望远兮涕泗滂沱。
松柏稀少兮蒲柳何多。
露不盈条兮霜晨以晞,
岁晏玄冰兮知将奈何。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日子凄凉,秋风呼啸而来。
白露已降,紧接着便是繁霜。
梧桐树离开了根,树叶纷纷从枝头掉落。
丰盛的树木黝黑的颜色,柔弱的树木则渐渐枯萎。
我登高远望,不禁泪流满面。
松柏稀少,蒲柳却生长得茂盛。
露水不再饱满,霜晨时分就已干枯,
岁末将至,冰雪已知将会如何。

注释:

  • 惨淡:形容秋天的凄凉与黯淡。
  • :风的声音,形容风的猛烈。
  • 白露:指农历九月初的节气,天气转凉,露水增多。
  • 繁霜:霜冻开始变得严重。
  • :一种落叶树,象征着秋天的残酷。
  • 黝颜:形容树木的颜色深沉,与丰盈的形态形成对比。
  • 涕泗滂沱:形容泪水流得很多。
  • 松柏:常绿树,象征坚韧与长青。
  • 蒲柳:象征着易于生长的树木。
  • 玄冰:指冬季的冰,暗示了寒冷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里,元代文学家、政治家。刘基以其诗、文、书、画四绝著称,尤其在诗歌方面有深厚的造诣。他的诗风多抒发个人情感,常以自然景物寄托心志,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末年,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之时。作者通过描绘秋日的惨淡,表达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日惨淡》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透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却也是万物凋零的开始,诗人通过“惨淡”的秋日,传达出一种残酷的现实感。诗中的“白露既下,繁霜继之”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气候变化,更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丰者黝颜,柔者就萎”则通过对比表现出生命的脆弱。

诗的最后两句“岁晏玄冰,知将奈何”,更是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未来的无奈,令人感受到深深的哀伤与无助。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结合个人情感的抒发,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领悟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日惨淡兮秋风其飔:秋天的悲凉,伴随着凛冽的秋风。
  2. 白露既下兮繁霜继之:白露节气已至,紧接着便是霜降。
  3. 檗离其根兮叶脱其枝:梧桐树的叶子因秋风而离开树枝,象征失去。
  4. 丰者黝颜兮柔者就萎:茂盛的树木呈现出深色,而脆弱的树木则逐渐枯萎。
  5. 登高望远兮涕泗滂沱:登高远望,不禁泪流满面。
  6. 松柏稀少兮蒲柳何多:松柏稀疏,反而蒲柳生长茂盛。
  7. 露不盈条兮霜晨以晞:露水不再饱满,霜晨时分已然干枯。
  8. 岁晏玄冰兮知将奈何:年末降临,冰雪已至,不知未来如何。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惨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岁月无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日:象征着凋零与悲凉。
  • 白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 松柏:象征坚韧与长青。
  • 蒲柳:象征生命的繁盛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露”是什么节气?
    A. 秋天的开始
    B. 冬天的开始
    C. 夏天的结束
    D. 春天的结束

  2. 诗中用什么意象来象征坚韧不拔?
    A. 檗
    B. 松柏
    C. 柳
    D. 霜

  3. 诗中“岁晏玄冰”中“玄冰”主要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冷酷
    C. 灿烂
    D. 繁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下独酌》相比,刘基的《秋日惨淡》更注重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多以抒情和豪放的笔调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两个作品在情感传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反映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