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寄刘仲泽》
时间: 2025-01-06 08:27:2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青玉案 寄刘仲泽
作者: 张弘范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西风天际征鸿去,问曾过,燕山路,叶落虚庭空绿树。一川秋意,满怀愁绪,楼外潇潇雨。天涯望断行云暮,好著蛮笺寄情句,底是相思断肠处。吟风赋月,论文说剑,无个知音侣。
白话文翻译:
西风吹拂,天边的鸿雁已然飞去,问你曾经走过的燕山小路,树叶在空庭中纷纷落下,绿树成荫却显得空旷。一川秋意,满怀愁绪,楼外雨声潇潇。天涯遥望,行云已经在黄昏中消逝,想在纸上写下情意的句子,却不知哪一句能表达我相思的苦楚。吟咏风月,谈论文章与剑术,却没有一个知音可以倾诉。
注释:
- 西风:指秋天的风,象征着离别。
- 征鸿:指远行的大雁,常用来比喻游子。
- 燕山路:燕山是指今河北一带,象征着游子归乡的路途。
- 潇潇雨:形容细雨绵绵,增添了愁绪。
- 蛮笺:古代用来书写的纸,暗指情书。
- 断肠:形容思念之深,情感之苦。
典故解析:
“征鸿”常出现在古诗中,象征着离别与思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相思断肠”则出自古诗,形象地描绘了思念之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弘范,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蕴含深情,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正值秋季,落叶纷飞,寓意着离别与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青玉案 寄刘仲泽》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的心情。首句“西风天际征鸿去”以西风与鸿雁的意象引入,营造了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追忆往昔,想起曾一起走过的燕山小路,表现出一种怀旧情绪。秋天的意象,尤其是“叶落虚庭空绿树”,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愁苦。诗中“楼外潇潇雨”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层次,细雨如愁,令人倍感孤独与无奈。
“天涯望断行云暮”展示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无尽的惆怅,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接下来的“好著蛮笺寄情句”,则流露出诗人渴望通过书信传达情感的迫切,同时又显得无力,愁苦交加。最后一联“吟风赋月,论文说剑,无个知音侣”更是点明了孤独的主题,尽管诗人有才华,但却没有可以倾诉的知音,增添了孤独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展现了秋的萧瑟与内心的愁苦,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风天际征鸿去:描绘了秋天西风中,远行的鸿雁,象征离别。
- 问曾过,燕山路:追忆与友人一起走过的路,表达思念之情。
- 叶落虚庭空绿树:描绘落叶的景象,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一川秋意,满怀愁绪:秋意渐浓,愁绪满怀,情感愈发沉重。
- 楼外潇潇雨:细雨落下,增添了愁苦的气氛。
- 天涯望断行云暮:遥望天边,云彩消逝,象征着无尽的思念。
- 好著蛮笺寄情句:想通过信笺寄托情感,但又无从下手。
- 底是相思断肠处:深切的思念让人心痛,表达了情感的绝望。
- 吟风赋月,论文说剑:尽管有才华,但无人可知,无人可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征鸿”比喻离别的游子,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潇潇雨”赋予雨以情感,增添诗意。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与作者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孤独感,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惆怅,最终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离别、秋天的来临。
- 征鸿:远离的游子,思乡之情。
- 燕山路:过去的美好回忆,象征友谊。
- 秋意: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愁苦相呼应。
- 潇潇雨:细雨与愁苦相连,增添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征鸿”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归乡
C. 战争
D. 喜悦 -
“楼外潇潇雨”中的“潇潇”用来形容什么? A. 细雨
B. 夕阳
C. 风声
D. 雪花 -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愁苦
C. 厌倦
D. 无奈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同样表现了孤独与思念,通过夜景与月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反映出亲情的深厚。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与宋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