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二首 其一》

时间: 2024-09-19 20:48:35

和阗玉似梅花白,便琢作、梅花式。

一朵特肥余朵弱。

其容一掬,其周一尺,插个匙儿得。

进华秋露亲斟酌,冰雪肌肤沁香墨。

净几明窗端砚侧。

用来一滴,看来一色,神物天然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阗玉似梅花白,便琢作梅花式。
一朵特肥余朵弱。其容一掬,其周一尺,
插个匙儿得。进华秋露亲斟酌,
冰雪肌肤沁香墨。净几明窗端砚侧。
用来一滴,看来一色,神物天然合。

白话文翻译:

这块和阗玉像梅花一样洁白,我就把它雕琢成梅花的形状。一朵显得特别肥厚,其他的则显得单薄。它的形状如同一捧水,周围大约有一尺,插上一个小匙子也合适。经过秋露的浸润,仿佛亲自斟酌过,玉的冰雪肌肤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洁净的书桌旁,砚池的侧面,滴上一点,看起来如同一色,仿佛神物与自然相融。

注释:

  • 和阗玉:一种著名的优质玉石,产于新疆和阗地区。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的花卉。
  • 进华秋露:比喻秋天的露水,形容清新而滋润的环境。
  • 沁香墨:这里指的是墨水的香气,强调文房四宝的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奕绘,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士们追求雅致生活的时期。诗中通过对和阗玉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切理解。

诗歌鉴赏:

《青玉案二首 其一》展现了诗人对和阗玉的细腻观察与感性描绘。诗的开头通过“和阗玉似梅花白”一句,直接引入了主题,强调了玉的洁白与高贵。接着,诗人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了玉的形状与质感,营造出一种温润如玉的意象,既传达了物质的美感,也隐含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

通过“插个匙儿得”一句,诗人巧妙地将玉与生活场景相结合,展示了玉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反映了文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接下来,诗人以“进华秋露亲斟酌”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优雅与清新,似乎在说,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于自然的滋养。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有序,情感细腻而丰富。诗人在描绘玉的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生活、艺术和自然的深切理解。最后,诗的结尾“神物天然合”更是将人、物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和阗玉似梅花白:点明主题,强调玉的洁白。
  • 便琢作梅花式:暗示将玉雕琢成艺术品。
  • 一朵特肥余朵弱:描绘玉的形态,强调一朵的丰满与其他的单薄。
  • 其容一掬,其周一尺:量度玉的形状,突出其精致。
  • 插个匙儿得:将玉与生活用品相结合,表现实用性。
  • 进华秋露亲斟酌:比喻自然环境的滋润与清新。
  • 冰雪肌肤沁香墨:赞美玉的质感与墨的清香。
  • 净几明窗端砚侧:描绘优雅的文房环境。
  • 用来一滴,看来一色:强调艺术的和谐美。
  • 神物天然合:总结全诗,强调自然与艺术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和阗玉比喻为梅花,增强意象的美感。
  • 对仗:如“进华秋露”和“冰雪肌肤”,形成和谐的对称结构。
  • 排比:通过相似的句式,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和阗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强调了追求高雅与和谐美的思想,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和阗玉:象征高贵与纯洁。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秋露:象征清新与滋养。
  • :象征文化与艺术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和阗玉的颜色像什么? A. 梅花
    B. 玫瑰
    C. 草地

  2. 诗中提到的“插个匙儿得”是指什么? A. 形状适中
    B. 用途多样
    C. 价值昂贵

  3. 诗中强调“神物天然合”是想表达什么? A. 人工与自然的对立
    B. 艺术与自然的和谐
    C. 生活的单调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之美,体现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感情。

诗词对比:

  • 比较奕绘与王维的作品,前者更注重物质的细腻描绘,后者则强调自然的意境与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房四宝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