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梦》

时间: 2025-01-08 02:13:33

天上材官老不材,从教兀兀走尘埃。

梦中望拜通明殿,曾见金书两字来。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记梦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上材官老不材,从教兀兀走尘埃。
梦中望拜通明殿,曾见金书两字来。


白话文翻译:

在天上,官员年老却无才,任凭他在尘土中无所作为。
在梦中,我仰望着通明的殿堂,曾见到上面书写着两个金色的字。


注释:

  • 材官:指有才能的官员。
  • 兀兀:形容无所事事,闲散的样子。
  • 通明殿:可能指的是光明、明亮的殿堂,象征着神圣或理想的境地。
  • 金书:金色的书写,象征着荣耀和权威。

典故解析:

  • 通明殿: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通明殿常与天宫或理想的境地相联系,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 金书:古代常用金书来象征重要的文书或命令,体现权力和荣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元好问,金朝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无能和理想的失落感,结合个人的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记梦》这首诗以梦境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天上材官老不材,从教兀兀走尘埃”直接点明了当时社会中官员的无能与失落,表达了对官场的失望与无奈。诗人以“天上”的官员与“尘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而后两句则转向梦境,梦中所见的“通明殿”和“金书”似乎是理想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光明、荣耀的渴望。梦的意象使整首诗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理想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简洁的语言与深邃的意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上材官老不材:说明即使是高位的官员也未必有才华,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 从教兀兀走尘埃:表达了对官员无所作为的失望。
    • 梦中望拜通明殿:在梦中看到理想的殿堂,象征着追求的目标。
    • 曾见金书两字来:梦中出现的金书象征着理想与荣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材官”与“尘埃”的对比,突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象征:通明殿与金书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富有文化内涵。
  •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渴望,表现出一种追求光明与真理的精神。


意象分析:

  • 材官:象征社会地位与能力。
  • 尘埃:代表平凡与无能。
  • 通明殿:象征理想与光明的未来。
  • 金书:象征权力、荣耀与理想的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材官”指的是什么?

    • A. 有才能的官员
    • B. 年轻的官员
    • C. 官员的家族
  2. “通明殿”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的困境
    • B. 理想的境地
    • C. 历史的遗迹
  3.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积极向上
    • B. 失望与批判
    • C. 中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元好问的《记梦》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前者以梦境中的理想对比现实,而后者则以国破家亡的悲痛直接表达对社会的失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好问诗集》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