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邶风·日月》

时间: 2024-12-31 21:18:00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

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

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

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

报我不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国风·邶风·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白话文翻译

日月高悬,光照大地。
这样的一个人啊,何以不见古时的踪影?
怎能保持永恒?难道不应该关注我吗?
日月高悬,照耀大地。
这样的一个人啊,何以不相亲近?
怎能保持永恒?难道不该回报我吗?
日月高悬,自东方升起。
这样的一个人啊,品德和声望都不佳。
怎能保持永恒?可能会被遗忘。
日月高悬,自东方升起。
父亲啊母亲啊,抚养我却未曾成人。
怎能保持永恒?对我也无言相述。

注释

字词注释

  • 日居月诸:日月高悬。
  • 照临下土:光照大地。
  • 乃如之人兮:这样的一个人啊。
  • 胡能有定:怎能保持永恒。
  • 宁不我顾:难道不应该关注我。

典故解析: 本诗多次提到日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对时间、生命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国风·邶风》为《诗经》中的一部分,作者不详,通常被归类为先秦时期的民间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对生活的感慨,特别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日月的意象表达了对人际关系无常的感叹。日月作为时间的象征,从不同的角度照耀着大地,寓意着生命的流逝与变化。诗中反复提到“胡能有定”,强调了人事的变迁与不确定性,体现了诗人对稳定关系的渴望与无奈。通过“父兮母兮”一句,表达出对亲情的渴求与失落。全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情感层次丰富,展现了古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日月高悬,光照大地,暗示时间的流逝。
  2.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感叹人事的变迁。
  3. 胡能有定?宁不我顾:质问人际关系为何如此不定,难道不应关注我?
  4.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再次强调日月的照耀与人事的变化。
  5.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人际关系的疏远与冷淡。
  6. 胡能有定?宁不我报:对失去的关系感到无奈。
  7.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日月自东方升起,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8.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对人品的失望。
  9.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对人际关系的无常感到无奈。
  10.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重申时间的流逝。
  11.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对父母的依赖与期望。
  12. 胡能有定?报我不述:对关系的失落感到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日月象征时间与生命。
  • 拟人:赋予日月以情感,反映人类的感受。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日月的变化象征人际关系的无常,表达了对稳定关系的渴望与失落,反映了人们对生命与时间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父母:象征着根源与情感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日居月诸”指的是什么?
    A. 太阳和月亮
    B. 诗人
    C. 大地

  2. 诗中反复提到“胡能有定”,其意为何?
    A. 生活稳定
    B. 人际关系无常
    C. 自然规律

  3. 诗中提到的“父兮母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父母的感激
    B. 对亲情的渴求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国风·卫风·淇奥》
  2. 《国风·周南·关关雎鸠》

诗词对比: 与《国风·卫风·淇奥》相比,《日月》更侧重于对人际关系的哲学思考,而《淇奥》则更多地表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期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诗经》全解
  2. 《先秦诗歌研究》
  3. 《古代诗词鉴赏》